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邀請您體驗經濟日報App,享受最即時的財經推播,重要訊息不漏接。10/15 前登入App,再抽「7-11千元商品卡」,快來下載吧!

離活動結束 最後倒數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央行看CPI 本季就會降溫

我國九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六三,飆上八年半以來新高,主因為適逢中秋節與國內旅遊團費調漲,加以水果價格上漲所致。本報資料照片
我國九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六三,飆上八年半以來新高,主因為適逢中秋節與國內旅遊團費調漲,加以水果價格上漲所致。本報資料照片

本文共575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昨(6)日發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63%,超過2%通膨警戒線;中央銀行官員分析,主要是9月交通防疫措施鬆綁,中秋連假報復性出遊致團費上漲,通膨漲幅高於預期,但央行本就預測通膨會在第3季達到高峰,第4季就會降下來,趨勢並未改變。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日前指出,受到國際油價及天候等暫時性因素影響,預期今年第3季CPI年增率居高、通膨展望溫和,央行預估今年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分別為1.7%、1.17%。預期明年油價平穩,明年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同降為0.92%。

對於主計總處公布的9月CPI年增率高達2.63%,央行官員分析,「確實比預期的稍微高一些,但趨勢並未改變。」因9月適逢中秋連假,加上交通部鬆綁對風景區、停車場與遊覽車座位等防疫管制,在三級警戒期間「被關很久」的民眾紛紛出遊消費,促使旅遊團費上漲,屬於短期季節性因素。

央行表示,「受基期因素影響,第3季會是今年物價高峰,第4季就會降下來」,央行預測今年全年通膨率約1.7%,如果主計總處公布的通膨實現數比預期略高,央行第4季也可能調整全年通膨預期,但預計差異不大。

楊金龍9月底在立法院報告時指出,今年前八月通膨率略高,主要有三項原因,首先是國際油價,第二是機票等交通費上漲,第三是颱風影響、蔬菜水果漲價;今年前八月通膨率1.64%裡,這三項就貢獻了0.92%。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終端需求續疲 8月工業生產指數年減10.53%連15黑
下一篇
台灣9月PMI回升 看見復甦火花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