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空間指揮家 陳秉信從危老重建看新城市面貌

本文共943字

經濟日報 蔡尚勳

回想故鄉與童年,你的腦海是否湧現與鄰居在廟埕裡玩捉迷藏,陪著阿嬤在騎樓下晒菜脯,或是跟著媽媽逛菜市場的畫面呢?畫面裡不僅有著你思念的人,同時也包含了當時的街景與建築,我們身處的空間,影響生活至深。

為了發掘都市規劃的新可能,全球華人營銷學院創辦人張瑋容特別邀請 B-STUDIO 主持建築師陳秉信,暢談空間改造的實務經驗,從埋首圖紙與計算,到走進居民生活進行田野觀察,陳秉信矢志改寫危老重建的定義,在升級空間機能的同時,也為都市留下更多共同記憶與情感。

推薦

堅信空間承載城市歷史與人們的共同記憶,陳秉信期許建築師成為空間指揮家。 截圖自/...
堅信空間承載城市歷史與人們的共同記憶,陳秉信期許建築師成為空間指揮家。 截圖自/全球華人營銷學院演講畫面

矢志成為空間指揮家 實現建築師改變人類生活的終極夢想

「建築師的工作不只是計算坪數分配,在建造都市的過程裡,我們更應該是空間的指揮家,為居民提出最好的生活空間提案。」陳秉信表示,除去圖紙與工程計算機,建築師應該更積極主動,調合各方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兼顧法規、工程、預算及美感,為即將生活在建物裡的人們營造更美好的未來。

天母的士東市場,是陳秉信實踐建築師大夢的第一步,初試啼聲即告捷,也為他奠定參與都市危老建築重建的信心基礎。

關懷居民的情感需求 從危老重建看見共好與共享的可能

「台灣 30 年以上屋齡的住宅有 400 萬戶,需要補強或拆除重建的比例更高達 40%。」建築老舊,加上連綿不絕的頂樓加蓋,傳統的都市更新計畫程序複雜而冗長,近年來已逐漸被程序較簡便的危老重建計畫取代,然而土地開發事關利益,建商與地主經常爭論不休,面對這樣的僵局, 陳秉信決定採取新的溝通策略。

減去牆面與窗戶分隔,陳秉信為 B-STUDIO 辦公室迎來敞亮的城市風景。 截圖...
減去牆面與窗戶分隔,陳秉信為 B-STUDIO 辦公室迎來敞亮的城市風景。 截圖自/全球華人營銷學院演講畫面

「協商是的目的要共好,不是只專注自己好,溝通時要先定調,以討論大家想要什麼空間為優先。」 陳秉信堅信危老重建不只需要建築專業,更需要民眾的參與,他不斷宣導「先減後加,共享生活」的理念,更率先裝修 B-STUDIO 的辦公室示範減法設計,盼能傳遞美好的空間體驗,讓大家都能眼見為憑。

危老重建的面積狹小,彈性的共享空間將成為重要的設計趨勢。 截圖自/全球華人營銷學...
危老重建的面積狹小,彈性的共享空間將成為重要的設計趨勢。 截圖自/全球華人營銷學院演講畫面

「危老重建的目的,在於提升生活品質,建築師的職責,在於引導人們說出他們的故事,惟有考量居民的生活型態,空間設計的提案才能更貼近真實需求。」 陳秉信表示,危老重建的計畫即將在全台遍地開花,他也期待能在不同的建案中實踐他的建築哲學與美學,在為城市改頭換面之際,也延續人們在其中共同生活的情感與記憶。透過線上講座一同掌握產業趨勢:https://pma.center/overview/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R&S次世代示波器與阻抗分析儀領先同級 強攻中階市場
下一篇
短影音席捲全球 金鐘獎名師安達開班授課 打開流量變現秘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