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02字
才23歲的啟翔是社會新鮮人,幸運的他進入科技公司上班,起薪有4.2萬元,周邊很多前輩提醒他要存退休金。他了解賺錢不易、存錢的重要性,但他思忖,他離退休還有40多年,現在就開始存退休金了嗎?理財專家建議,退休金最好從年輕時就開始計畫,而且還要長期投資,當成強迫儲蓄,要掙長期投資報酬率。
以諾理財規劃顧問公司總經理李鳳蘭表示,最好是愈年輕,就能培養理財觀念,存退休金,也是愈早開始愈有保障。她建議,年輕人養成記帳的習慣,並且月薪中的三分之一,至少要拿來理財,以啟翔為例,他至少每月要存下1.3萬。
至於啟翔每月存下1.3萬元,該如何布局長期投資?李鳳蘭建議兩個方向。第一是,勞退自提6%先提好提滿。新制勞退要求雇主每月須提繳勞工薪資6%到勞工個人專戶,做為勞工退休金;同時,也允許勞工可以在1%至6%範圍內自提,為自己存退休金。政府代操新制勞退基金,績效相當不錯。
李鳳蘭說,自提6%,代表著強迫儲蓄,可以幫助年輕人堅持儲蓄紀律,直接從薪資扣掉,存到個人專戶,而且60歲才能領回,收益持續累滾,充分發揮長期投資的效果。以啟翔4.2萬元月薪,若自提6%,就是每月自提2,520元,將來不知不覺中就累滾成一筆不小的存款。
扣掉勞退6%自提,啟翔還有每月1萬元可以投資作為將來退休金,又該如何布局?李鳳蘭第二個建議就是定期定額ETF,這是懶人投資法,也是效益最佳的選擇。她說,市場會漲會跌,ETF已在相當程度上分散風險、分散產業、地區以及個股之風險。歷史經驗再再證明,儘管市場難免會有大幅度震盪,只要長期投資10年、20年、甚至30年,都能獲取相當可觀的報酬。
李鳳蘭表示,啟翔以上述方式布局退休金,唯一的風險就是能不能堅持下去。因為太多人在30年、40年過程中,可能會中斷投資、甚至市場行情大好時就會贖回花掉了,或是殺進殺出,長期投資報酬率就不見了。這就是堅持投資紀律的重要性。
現在很多理財調查結果都指,需要存夠數千萬元才能退休,這結果令很多上班族咋舌卻步,甚至乾脆放棄。李鳳蘭認為,只要及早規畫、一點一滴進行長期投資,沒有想像中困難。
她舉例,30歲的曉蘭,月薪6萬元,還可以工作30年,假設她希望退休後能維持目前生活水準(亦即仍有月薪6萬元可花費,考量通膨後推估屆時約要10.8萬元),以每年投資報酬率5%計算的話,回推曉蘭每月只要存下2.5萬元,並且堅持投資紀律,就可以實現她想要退休生活水準。這樣看來,並非做不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