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03字
經濟VIP文章限時開放
根據勞保局統計,65歲以上勞工目前月領勞保年金及勞退金,中位數是23,075元,以目前勞保平均投保薪資為39,232元來計算,所得替代率達58%,還超越OECD國家平均。台灣65歲以上退休勞工經濟生活看似不錯,但事實上仍低於基本工資;而且,預期未來世代領到退休金將會愈來愈少,勞工若不想成為下流老人,要怎麼自求多福?
目前65歲以上勞工月領勞保年金及勞退金中位數是每月23,075元,事實上包含兩塊:勞保19,322元、勞退金3,753。若以三層式老年退休保障來看,月領23,075元即包含第一層政開辦社會保險年金、及第二層企業年金。
惟65歲以上勞工月領勞保年金及勞退金中位數是每月23,075元,未來世代是否還領得到這麼多,將是有很大變數。
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郝充仁解釋,在月領23,075元的結構中,我國顯然勞保比較大塊,勞退較小塊,這與世界主要國家退休金都是第一層較淺薄,第二層較豐厚的形勢大有不同。未來隨著年金改革進行,勞保年金給付勢將會打折,如果勞工不趕快增加第二層勞退金,將來領到退休金只會愈來愈少。
政治大學商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黃泓智觀察,儘管勞工月領勞保年金會隨物價調升,但長期來看,總體領到勞保年金會下降。因為年金改革都是漸進式,給付水準不會一下子調降很大,但隨著時間愈拉愈長,給付調降愈多,換言之,愈晚領、愈晚退的世代,未來領到勞保年金會減少愈多。
因此,勞工退休後不想成為下流老人,就要及早規畫。黃泓智指出,勞工須盡可能增加第二層勞退金,除了雇主為員工提繳工資6%,勞工也要盡可能自提6%,提好提滿,而且愈早自提愈好。
如果自己相對自提6%勞退金,代表著未來領到勞退金就會加倍,而且提繳年資愈長,本金累積愈多,新制勞退基金獲利佳,也會獲得較佳分紅,再滾入本金繼續累積。
黃泓智表示,第二層自提勞退金,頗有自己存退休金的意味,理論上是要存愈多愈好。但他觀察,會有下流老人顧慮的,通常都是經濟條件較弱勢的中下階層,能每月按時自提6%,已經算是不錯的;80%以上勞工更是沒有能力提繳6%以上。
因目前勞退自提法定上限是6%,勞工想自己多提,例如想自提10%也不可能,換言之,第一層和第二層退休金增加空間有限。為保障自己退休生活,實有必要為自己增加第三層,亦即增加自己儲蓄或投資報酬。
「儲蓄當然是一定要,」黃泓智表示,勞工可在勞保、勞退之外的第三層,視自己能力與風險承擔進行投資理財,爭取較佳投報率。
至於年金保保險,黃泓智說,除非有稅務上考量,否則較不建議。保險應較著重在醫療保險,尤其是年輕時身體狀況佳,買到醫療保險也會較便宜,隨著年齡愈大,購買保險成本也會愈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