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08字
吳先生夫婦同齡都是50歲,兩人在同一家汽車公司上班,吳先生是業務主管,太太則是擔任會計,兩人年收入合計約244萬元。吳先生夫妻同年,希望65歲時一起退休,但是理財只有台股、基金,今年來報酬率波動很大,吳先生擔心退休時無法維持與目前相當的生活水準,因此尋求銀行財富管理部門協助。
檢視吳先生夫妻的資產狀況,自住房屋還有15年房貸約1,000萬元要繳,一年本息攤還約84萬元,每月生活開銷約7.5萬元,大致上每年都還能再儲蓄70萬元,兩人有定存200萬元,投資以台股、基金為主,部位約100萬元。目標夫妻65歲退休後,每月家庭生活開支還能維持目前的水準約7.5萬元。
台中銀行財富管理協理劉嫺芝指出,對準備退休規劃的客戶來說,讓資產穩健增長,如何選擇適切的投資工具相當重要。面對通膨與升息,穩定收息的債券可說是讓人相對放心的投資工具。尤其今年的升息環境,反而讓擁有優質高信用評等的投資等級債券有非常甜美的殖利率,加上現階段通膨高漲,持有美元資產較能保值,而美國許多產業龍頭企業均有發行債券,知名度高、信評好,加以美國快速升息使投資級債券收益率達4%以上,對吳先生退休理財規劃是不錯的選擇。
劉嫺芝建議,吳先生夫妻倆還會繼續工作15年才退休,現在就要開始調整理財配置,首先原本用來投資台股與股票基金的100萬元資金,改為現金存款當做生活緊急預備金。現金存款200萬元則改以投資等級債券為資產配置主軸,選擇收益率在4%上下的高信評投資級債券,同時配置長、短年期債券,以利兼顧收益及風險,如此每年預估能有8萬元的債券利息。兩夫妻每年可再存70萬元,也一併投資基金與債券,建議配置於「短年期非投資級債券基金」與「投資級海外債券」各半。
她解釋,選擇短年期非投資等級債券的原因,在於較短的存續期間有利於降低波動度,也能把握目前優渥的殖利率,如此預估吳先生到65歲退休時可累積的債券本金就有1,050萬元。另外,這15年累積債息約498萬元,如將債息以定期定額方式每年投資,以年化報酬4%為目標,債息還可增加至約600萬元。
劉嫺芝表示,吳先生到65歲退休時累積的債券本金有1,250萬元,之後每年能穩定的配息約50萬元;而退休前累積的債券利息,透過定期定額的加值也有約600萬元,這筆資金也建議投入債券,以4%計算收益,每年也能提供約24萬元收益。兩者相加,吳先生退休債券利息就有約每年七、八十萬元的收益水準。這樣吳先生夫妻退休時已無房貸債務,每個月領取約六、七萬元的債券利息收益,再加上兩夫妻的勞保老年給付約5.6萬元,則每月家庭收入可達約12萬元,超過吳先生的預期,還有存款、保單等可做為生活預備資金,吳先生夫妻就可擁有優渥的退休生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