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82字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拜登政府已告知業者,準備進一步收緊晶片設備出口至中國大陸的管制措施,預計最快4月推出。報導指出,目前有17種製造先進半導體的設備受限,美方準備協調荷蘭、日本加入,受管制的設備種類將倍增至34種。
這意味大陸發展半導體將面臨更大的限制,不利中芯國際等陸企未來強化晶圓代工能量與擴產。
同時,三星、SK海力士等國際指標大廠在大陸投資腳步是否因而受牽連,將攸關全球記憶體產業後市發展。
美國去年10月宣布出口管制措施,限制美商出售特定先進晶片與製造設備給大陸廠商,以限制中方發展超級電腦和半導體開發的技術,避免中方透過晶片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等軍事系統;美商必須取得特別許可才能與中方交易。此外,美國也限制美國公民在大陸和其他克能構成國安威脅的國家工作。
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已向企業告知最新限制措施,預計最快下月宣布,管制的設備種類可能增加一倍;最新措施,料將讓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等美國半導體設備商面臨新的阻礙。
美國一方面對中國大陸實施出口管制,一方面爭取盟友聯合執行,尤其是日本與荷蘭,彭博報導,即使盟友採取較寬鬆的措施,美國政府也不會放鬆管制。
彭博報導,美國的三大半導體製造設備供應商應用材料、科磊(KLA)和科林(Lam Research),日本的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與荷蘭的艾司摩爾(ASML)主宰了這項產業,沒有他們最先進的設備,不可能打造出先進晶片的產能。
在此同時,美方的管制措施已讓晶片產業付出代價。美國企業已向投資人示警,失去進入大陸市場的機會,將減少數以十億美元計的營收。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