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最後一擊 小米、中海油等陸企分別納入黑名單
即將離任的美國川普政府周四(14日)使出應該是對付陸企的最後一擊,國防部和商務部分別宣布將小米、中海油等公司列入各自的黑名單。路透認為,在下周三(20日)拜登就職之前,應該不會再新增禁止投資名單。
華府目前針對中國大陸企業有各種黑名單,「國防部黑名單」裡的企業,被認定與中國大陸軍方有關,禁止美國人投資。14日增加智慧手機製造商小米、中國商飛、中航控股等九家陸企。
受此消息衝擊,小米今天在香港掛牌股價開盤崩跌11.2%。
川普13日簽署了一份更新版本的國防部黑名單投資禁令,進一步解釋不准投資什麼。新禁令指出,今年11月11日以前,美國投資人必須出脫持有的黑名單企業證券。華爾街日報報導,雖然一部分的禁令內涵有釐清,但律師們埋怨,除了在名單上的公司,還是沒辦法明確界定與之相關到何種程度的企業,也不能投資。(延伸閱讀:會員專屬/美國對陸企的投資禁令 料將「川規拜隨」)
另一個黑名單是商務部的「實體名單」,被列入的企業,美國企業或使用到美國技術的他國企業,要銷售、出口產品或技術給這些黑名單企業之前,必須先向商務部申請許可,一般預設立場是不准。14日美國商務部把中國大陸主要深海石油業者中海油,加入「實體名單」之中。
美國商務部指控中海油「一再騷擾和威脅在南海的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和開採」,這令包括越南在內與中國長期對該區油源所有權有爭端的國家,提高了政治風險。
北京天驕航空則是被商務部列入「軍事終端用戶名單(MEU)」,因為該公司擁有開發、生產或維護軍用產品的能力,如軍用飛機發動機等。MEU名單中的公司,亦限制獲得美國出口。
14日川普政府還公布了通訊產品採購新規則,中國大陸廠商也被包括在禁令之內。新規定讓商務部在認定有危害國家安全時,禁止美國向六個敵對國家採購通訊軟硬體設備。這六國是: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古巴以及委內瑞拉的馬杜洛政府。
不過這項新規要60天後才生效,屆時是不是付諸實施,將由拜登政府決定。
相關新聞
- 美嗆大陸 盯上市場審查制2021-03-03
- 【經濟彭博周報】拜登抗中 堅守「第一島鏈」防線2021-03-01
- 拜登:捍衛權益 動用一切手段2021-03-03
- 拜登首次對俄國出拳 為納瓦尼案制裁7名高官2021-03-02
- 美國祭科技聯盟圍堵 中國自力更生拆招2021-03-02
- 拜登提名的美貿易代表戴琪暗示 現行對中關稅暫不會變2021-03-02
- 美專家:拜登組聯盟制衡中國 北京坐立難安2021-03-02
- 首位阿聯大使赴任 以色列總統迎接2021-03-02
- WSJ:美國本月將照常實施對抗大陸科技野心的全面規定2021-03-01
- 戴琪認同關稅是反制中國工具 倡貿易以勞工為本2021-02-26
- 美國準貿易代表戴琪:中國必須履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2021-02-26
- 戴琪:確保陸遵守貿易規則 至於灰色地帶...美創造規則2021-02-26
- 戴琪:中國須履行貿易協議承諾 將檢視強迫勞動2021-02-26
- 美國準貿易代表戴琪談話國際策略 大陸是對手也是夥伴2021-02-26
- 向中國問責 戴琪:美國可助制定新貿易規則2021-02-26
- 美眾院外委會通過法案 阻中國靠2022冬奧洗白形象2021-02-26
- 反制中國言論審查 美議員提案成立跨部會小組2021-02-25
- 美國準貿易代表戴琪:中國是競爭對手 也是合作夥伴2021-02-25
- 美國務卿宣布重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痛批中國人權不佳2021-02-24
- 對抗中國言論審查 美議員重新推動立法2021-02-24
- 防堵施壓更名中國台灣再發生 美議員將打擊陸言論審查2021-02-24
- 美要求港貨標「中國製造」WTO將組委員會裁決2021-02-23
- 拜登在WTO延續川普強硬路線 支持香港列為「中國製」2021-02-23
- 拜登:美將對陸長期戰略競爭2021-02-21
- 美維持關稅 中國外交部:盼糾正錯誤加強溝通2021-02-19
- 美財長稱維持加徵關稅 陸:貿易戰反使美國企業買單2021-02-19
- 近40位美議員提法案 助台灣取得世衛觀察員身分2021-02-19
- 美議員重提案防台遭中侵略 授權總統動武護台2021-02-19
- 葉倫:美預期中國遵守貿易承諾 目前維持關稅不變2021-02-19
- 美眾院重提法案 禁止進口新疆產品2021-02-19
- 美中脫鉤 代價數千億美元2021-02-19
- 美國商會報告:與大陸脫鉤將傷害美企 並重創一些行業2021-02-18
- 拜登尼坦雅胡終於通電話 美以緊張煙消雲散2021-02-18
- 日經:拜登送習近平的新年禮物是時間 雙方都在找時機2021-02-18
- 美議員致函拜登 籲要求孔子學院在美活動透明化2021-02-18
熱門文章
- 美國會委員會:因依賴台灣代工 美將失去半導體優勢2021-03-02
- 蘋果美國門市睽違一年首度全開 傳iPhone 14 Pro瀏海改針孔設計2021-03-02
- 三星德州晶圓廠恐停工至4月中 營收損數千億韓元2021-03-02
- 國際油價下跌 錫價創近十年最大跌幅、金價五連跌2021-03-02
- 美債拋售紓解!道瓊漲逾600點 科技股和小型股火力全開2021-03-02
- 拜登組科技聯盟 抗衡大陸2021-03-02
- 鴻海入股的北美電視品牌Vizio申請上市 將籌資1億美元2021-03-02
- 台積電ADR隨費半上漲2.5% 較台北股票溢價高達18.8%2021-03-02
- 美債殖利率憂慮緩解 道瓊大漲603點2021-03-02
- 美國貿易議程報告出爐 確認拜登團隊對北京態度2021-03-02
- 車用晶片夯!英飛凌踢下諾基亞 躍歐洲Stoxx 50成分股2021-03-02
- 美銀:美股已接近熊市 預示未來一年投報率負13%2021-03-03
- 美股早盤狹幅波動 投資人聚焦新紓困案2021-03-02
- WSJ:美國油氣業者擬支持碳排放定價 以配合巴黎協議2021-03-02
- 拜登提名的美貿易代表戴琪暗示 現行對中關稅暫不會變2021-03-02
- 美國德州最老牌電力合作社 聲請破產保護2021-03-02
- 看好景氣復甦推動美元漲到三周最高 澳幣也回升2021-03-02
- 北京收緊管控下 阿里巴巴投資新創企業的金額腰斬2021-03-02
- 多元布局美國與新興市場股債 迎接疫後復甦行情2021-03-02
- 歐洲業者預警 車用晶片至少要等到下半年才能滿足需求2021-03-01
- 印度拉攏特斯拉 保證生產成本比大陸低2021-03-02
- 花旗、高盛難拒比特幣魅力 避險大咖洛伯也深入研究2021-03-02
- Z Holding與LINE合併 五年內砸5千億日圓聘5千AI人才2021-03-02
- 金融時報:馬雲的螞蟻扛壓 僅分享小部分用戶數據2021-03-02
- 韓元去年升值衝擊之大 三星電子匯損可蓋一座晶圓廠2021-03-02
- 錢存銀行會變少 德國銀行業開始向存款人收費2021-03-02
- 阿斯特捷利康賣莫德納股票 逾10億美元落袋2021-03-02
- 疫情消退仍無所不在 Zoom財測佳 、股價盤後大漲10%2021-03-02
- 南韓擬發債88億美元支應追加預算 少於預期、殖利率跌2021-03-02
- 軟銀旗下Z控股與LINE合併 要打造本土超級App2021-03-02
- 澳洲上月房價漲2.1% 寫近18年來最大增幅2021-03-02
- 川普放話可能再選總統 承諾不會自組政團2021-03-02
- 印度第二階段新冠疫苗接種啟動 總理莫迪施打國產針劑2021-03-02
- 美對豐田RAV4展開調查2021-03-03
- Zoom火紅 連四季營收大增2021-03-03
- IG開房間 槓上Clubhouse2021-03-03
- 三星德州廠 停工到4月2021-03-03
- 土耳其上季GDP增5.9% 名列G20成員國第二2021-03-02
- 重男輕女觀念式微 南韓去年新生兒性別比降低2021-03-02
- 瑞士央行去年獲利腰斬 盈餘230億美元2021-03-0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