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

industryIssue image web industryIssue image rwd

概況

自行車又稱作單車、腳踏車、鐵馬,是一種以人力踩推腳踏板驅動的小型非機動車,通常是指兩輪前後縱列的雙輪車(bicycle),但也有三輪或單輪的。

現在隨著節能減碳的意識升高,以及人們對運動養生的新生活概念興起,自行車的發展也愈來愈多元,種類也愈來愈多。

依照「騎乘路線」及「使用目的」來做分別,可分為休閒通勤及進階運動兩大類。

休閒通勤類

一般有城市車、淑女車、折疊車與電動自行車。城市車主要以市區通勤為主,有簡易的變速功能,如Ubike等;淑女車如其名,設計採低跨結構,方便上下,適合著裙裝者騎乘,無變速;折疊車可折疊縮小,適合旅遊時攜帶;電動自行車則有動力輔助腳踏,也稱電動輔助車。

進階運動類

有公路車、登山車、公路越野車等。公路車是常出現在體育賽事中的車種,以追求速度為主,車體設計輕盈,適合在平地、柏油路上馳騁;登山車主要以因應崎嶇地形為設計考量,輪胎較寬厚、胎面的紋路與顆粒也較深,穩定度、避震度優於其他車種;公路越野車是前述兩種車的綜合體,不但擁有公路車的速度,也具備應變崎嶇地形的能力。

台灣曾是自行車王國

台灣自行車工業萌芽於台灣光復之後,最初以進口替代供應國內市場之需求;直至1970年代美國興起一股自行車風潮,才帶動台灣自行車工業40多年來的蓬勃發展。

由於國內市場過小,發展初期業者以OEM為歐美品牌代工,是典型的出口導向產業,由此厚植生產技術與研發能力,並建構完整的產業供應體系。

1980年台灣自行車出口台數超過300萬台,取代日本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國,此一情勢一直維持至1991年,中國大陸自行車崛起後,出口台數超越台灣,但出口金額仍然遠低於台灣;直至2000年,大陸自行車出口量值才雙雙超越台灣,台灣的「自行車王國」的地位才被大陸取代。

2002年,巨大與美利達兩大龍頭成立A-Team,成功地轉向創新及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研發及生產。至2016年A-Team已達成策略目標而結束,但台灣仍然維持全球中高價位自行車產品的供應重鎮之地位。

隨著經濟環境與節能減碳的變化,台灣出口自行車銷量強勢反彈,出口的平均單價也能穩定提升,證明台灣在高端自行車製造的地位。近幾年電動自行車出口持續呈大幅成長,驅動著產業的成長,2021年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台數約98.7萬台,金額約美金13.1億元,年成長33.2%,以台灣在傳統自行車深厚的製造能力搭配台灣科技業實力,勢必能加速台灣在電動自行車供應能力。

據估計,未來全球自行車市場將持續成長,2027年規模約達美金1,472億元,亞太地區更被視為這段期間最有潛力的自行車市場;而E-bike將是產業持續成長的重要動能。

自行車產業鏈

項目 項目 / 功能說明
車架

車架

自行車最重要的基礎結構,也是決定騎乘感受的因素。常見的車架材質有:鋁合金、鈦合金、碳纖維、合成鋼材等。

車手把

車手把

連接龍頭,藉以轉動前叉,控制行車方向。

鋁合金鍛件

鋁合金鍛件

包含連結大盤、曲柄與車架的五通零件組合,以及前叉和車架後三角末端的小溝槽,可套入輪軸,提供後變速器與車架作動的承受力的勾爪等鍛件。

鏈條

鏈條

自行車前進關鏈,連接大盤與飛輪,將能量傳遞至後輪。

煞車系統

煞車系統

利用活動件連結煞車塊,使車輪減速或停止。

變速器

變速器

調整車速變換的零配件,前變速器控制鏈條在大盤齒片間轉換,後變速器控制鏈條在飛輪齒片間轉換。

飛輪

飛輪

由多片齒輪組合,置於後輪棘輪座上。

輪組

輪組

由三元素構成,分別是輪框、花鼓、幅條。藉由這三項組件元素的變化,可以造就出不同騎乘特性的輪組。

輪胎

輪胎

接地滾動的圓環形彈性橡膠製品。

氣嘴

氣嘴

輪胎充氣的裝置。

座墊

座墊

騎乘者乘坐部位。

龍頭(車手豎桿)

龍頭(車手豎桿)

連接車手把與前叉轉向管,具備承受踩踏的反向力量、操控行車方向以及保持平衡三大功能。

煞變把

煞變把

煞車把與變速把,以縱向安裝在把手上。

大盤

大盤

連接於右曲柄的大型齒輪組。

貼標

貼標

自行車架的凸起字體,不靠機械雕刻,而是把類似貼紙的轉寫水標,烙印在產品上。

整車

整車

自行車及自行車零件組裝。

專賣店

專賣店

自行車及自行車零件銷售及服務的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