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大企管博士,富拉凱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逾三十年實務經驗;曾服務於工研院機械所及聯電,並歴任大華證研究部主管及倍利、兆豐證總經理與富邦證顧問,親身經歴電子產業的萌芽與蓬勃,也見證過無數公司的興衰與起伏。
產業發展跟雁群遷徙一樣會出現更迭與興衰,上世紀90年代PC及筆電成主流,2000年光電產品崛起,拜Apple之賜,手機成為近年來資通訊產業最重要的成長驅力;但曾幾何時,產業領頭羊也隨著產業興衰不斷出現
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4.2%,寫下2008年9月以來最快增速,大陸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6.8%,創2017年11月以來新高;市場開始擔心,會否因此斲傷中美兩大經濟體景氣復甦力道,以及迎來聯
華為繼去年5月攜手車企成立5G汽車生態圈、今年Q1推出智能養豬方案,揭牌智能採礦實驗室與拿下行動支付牌照後,貼上Huawei inside Logo內建華為智能汽車方案的電動車在上海國際車展中亮相。另
大陸要在2030年以前實現碳達峰,除了必須控制煤碳消費外,更要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去年10月發布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推動2035年以前新車銷售必須全面環保;4月19日開
拜去年11月優客工場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SPAC)方式登陸美股,以及今年4月1日怪獸充電登版納斯達克之賜,重新點燃大陸共享經濟
談大陸經濟一般人最先擔心的莫過於貿易戰、科技戰及經濟增長率下滑,惟2020年大陸對外貿易順差依然創下70年來第二高記錄;科技戰確實打亂產業升級腳步、斲喪產業長期競爭力,但畢竟不是短期經濟增長最重要影響
農曆新春開紅盤以來,「美債殖利率上升、全球股債市動盪」及「美元升值、新興市場匯市面臨重大衝撃」經常成為金融市場上重要頭條新聞,更且開始蒙上2015年12月聯準會睽違近10年首度啟動的升息循環陰影;連帶
自動化產業還是產業自動化?電子商務還是商務電子化?金融科技還是金融業務科技化?其主要差異在於後者只有產業的自動化與數位化、屬物理變化,而前者則是化學變化、是商業模式與思維上的一種典範轉移;試想,如果網
韓調研機構Dell’Oro Group報告顯示,去年Q3華為5G設備全球市占跌逾一成,愛立信大幅躍升至與華為僅2.1個百分點差距,成為美封殺華為政策下最大的受益者。 在此同時,市場傳出華為為應對美國
2月19日美國宣布重返巴黎氣候協議,上周二歐美聲明承諾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去年9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首次提出碳排放30、60目標,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
上周一,半導體市場重鎊消息不斷,先是市場傳出中芯國際獲美成熟製程設備輸出許可,並簽下ASML 12億美元設備採購合約;3月3日,大陸國開行公布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已募集人民幣2,000億元並開始投資,
中央一號文件係指大陸國務院每年發布的第一份文件,2004年開始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以農村、農業及農民等三農議題為主,因此成為中央重視三農問題代名詞。 大陸國務院2月22日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表面上
新春開紅盤後的全球金融市場憂喜參半,喜的是疫苗接種速度最快且接種率最高的以色列、英國,以及疫情重災區的美國,單日新增病例明顯下降;憂的是迭創新高的全球股市高檔震盪、黃金價格大跌、油價突破每桶60美元、
亞洲•矽谷計劃執行中心1月26日在台北舉行「2021智慧物聯國際商機論壇」,與會人士一致認為,隨5G商用落地與AI賦能、物聯網產業即將進入爆發性成長的未來黃金十年。 物聯網不僅是繼個人電腦、網際網路
貿易戰自2018年1月22日川普決定對進口到美國的洗衣機與太陽能電池板課徵高額關稅迄今剛滿三年,但並未出現如川普預期的讓美國再次偉大、讓外資大舉撤離大陸、讓大陸飽受對美出口巨幅衰退之痛。 倒是美
汽車業好不容易走過疫情衝撃卻又迎來缺芯之痛,去年11月27日恩智浦首開漲價第一槍,接著瑞薩向客戶發送漲價通知,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等大陸車企因芯片不足不得不調整生產計劃。 缺芯之痛已成大陸車企的達
繼2019年1月1日大陸實施電子商務法規範淘寶、京東等電商經營主體經營行為後,人民銀行上周三(20日)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徵求意見稿,按先證後照原則對非銀行支付機構實施全方位監管。 非銀行支付機構
昨(19)日盤中台積電股價挑戰632元再創歷史新高,剛巧集微網也專文報導了成都格芯及武漢弘芯等,高達人民幣數百億甚至上千億元的大陸十大半導體爛尾樓項目;然而,正當我們熱烈討論台積電股價再度攀峰、大陸頻
2021年開市不到一星期,大陸半導體元件及原物料市場價格一路調漲,集微網報導,包括Microchip及上海貝齡、匯頂等至少21家半導體公司從1月1日起,陸續調漲價格甚至收取10%急單附加費;全國生豬均
大陸國家統計局去年12月公布數據顯示,山東、江蘇、浙江和廣東等四個經濟大省,有三個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在第11屆財新峰會上表示,大陸已走過人口紅利並將於2022年正式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