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時間於2007年10月。以《Money錢》月刊為核心品牌,其他出版品包括《女人變有錢》雙月刊、理財類圖書和專刊。
相信自己 才能擁抱財務自由 我之所以自稱「鬼叔」,是因為人生經歷過的苦難,不亞於煉獄烈火灼身之痛,而投資市場本身即是「詭」道。曾經鬼門關走一遭,取「詭」道之諧音,加上已近知天命之年,故個人謔稱
近年有不少投資達人在國內最大股友社群「股市爆料同學會」走紅,「鬼手易生」是讓筆者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他言之有物,擅長分析、投資生技新藥股,且樂於分享,很快就累積上萬個粉絲,去(2022)年底跟CMone
歐美銀行股在今(2023)年3月爆發一連串的危機,本次〈封面故事〉將帶領讀者理解危機始末,分析後續的隱憂與機會,再從風險管理角度出發,檢視台灣銀行股財報,並針對台、美股給予潛力標的建議。 去(2
清亮嗓音伴隨著流暢的口條,介紹起一戶戶精美的豪宅物件,就像是信手拈來,即使跟線上的主播、主持人相比,也絲毫不遜色,無怪乎陳泰源會是新聞媒體最愛邀訪的常客之一,更是業界少見,只接「專任約」的超級房仲。
為了打壓高通膨,美國聯準會(Fed)去(2022)年「暴力升息」,在短短1年內將聯邦基準利率從0%~0.25%大幅調升至4.75%~5%(截至今年3月底),讓高科技及新創公司過去長期仰賴的超低利率資金
廣告是近年來軟體市場中最有利可圖的業務,過去幾十年中Google(亦稱谷歌)幾乎獨占了整個市場,靠著低成本、高獲利的商業模式壯大自己的規模,但這個領域正在發生轉變。 微軟(Microsoft,美
過去幾個月,投資人討論最熱烈的議題除了通貨膨脹外,就是經濟衰退,然而,現在市場不只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在疫情過後,各國本已趨緩的債務增長又再度飆升,也使得許多經濟學家開始擔憂其帶來的後果,因為依照許多
不論你的出身背景、學經歷或IQ高低,投資人如果沒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或交易心法,又忽略了風險,甚至把運氣當實力,股市淘金夢很容易就破碎,所謂的少年股神、航海王去年消聲匿跡,就是一個殘酷現實。 本
走過2022年這個空頭年,投資人都希望2023年股市能有像樣的反攻表現,同時更企盼能夠洞燭機先,領先掌握具有題材以及上漲潛力的產業與個股,其中,台股向來被視為高殖利率的市場,每年的股息配發題材,更是焦
歷經起伏不安的一年,對於今年投資前景,以及該如何擬定投資策略,是多數人關心的議題。 CMoney於去年12月17日舉辦「展望2023年投資高峰會」,力邀7位專家,從總體經濟、短線交易、波段操作、長期
過去拿到壓歲錢最常聽到的話就是「爸媽幫你存起來」,接著就再也不會聽到關於壓歲錢的消息了。雖然對於大部分的父母來說,會認為壓歲錢仍舊是自己的錢,或者覺得孩子還小,無法決定如何使用,但這些錢畢竟是親友以孩
近期投資人最關注的議題不外乎就是股市什麼時候落底?通膨什麼時候回歸正常?經濟2023年是否會步入衰退?本文將今年經濟分為3種情境:最壞情境、基礎情境、最佳情境(詳見附表),並論述是什麼因素影響著通膨,
對於大眾而言,「當鋪」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當鋪幾乎是負面的總集合,有些人忌諱的醫院至少還有婦產科,能迎接新生命的誕生。」累積40年典當業經驗的大千典精品執行長秦嗣林感慨地說。 為了翻轉世
如果有人問到2023年的台灣乃至全球經濟展望,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2023年會是經濟成長趨緩、景氣偏弱的一年,那麼股市是不是也會因此跟著走弱呢? 依照國際貨幣基金(IMF)對於全球經濟預測,202
通膨、升息導致全球消費需求疲弱,未來一年,台灣應該會強化發展內需產業,以彌補外銷不振的缺口。 在內需產業中,應該還是以業績穩定的食品工業為首選,包括卜蜂(1215)、統一(1216)、聯華(12
自從我在2019年9月離開教職後,不斷到公家機關與學校演講,分享投資理財的觀念,因為在年金改革之後,公務員普遍產生「退休金不夠用」的煩惱,需要藉由投資理財來幫自己存另一筆退休金。2022年初我在台東演
從2015年第一本著作《6年存到300張股票》問世後,7年間陳重銘從素人成為投資界家喻戶曉的存股達人,一路出版了8本暢銷書籍,也推出不少線上課程,累積了廣大的粉絲群。 財務自由的他,在2019年
2022年來到尾聲,為了迎接2023嶄新的一年,檢視、制定目標是首要任務,有目標才有前進的動力,還沒制定的讀者能跟著本篇內容一起行動,已經有目標的讀者也能重新評估,並優化投資理財工具的使用。 本
2022年的投資環境是近數十年最嚴峻之一,且將持續到後面幾年。投資人除了要比「氣長」,所投資的企業也必須具備氣長的特質,才有機會成為長期贏家。本刊因此專訪3位投資達人,分享他們歷經股市多空循環的投資歷
上期本欄目提到,美國公債要先止跌,美股及台股才會止跌,所幸美國最新公布的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下滑至7.7%,低於市場共識(8%),是今年3月以來首度跌破8%,顯示聯準會(Fed)先前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