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住疫苗國家隊的3個關鍵-精選專題
卡住疫苗國家隊的3個關鍵

當了一整年的全球防疫資優生,台灣卻在關鍵「疫苗取得」一役落居下風,累及6月彭博評比「全球防疫韌性排行榜」(Covid Resilience Ranking)時,台灣在全球53大經濟體中,排名第44名。相比韓國(第10名)、新加坡(第13名)與香港(第30名)等台灣最愛比較的「四小龍」,差距頗大。

台灣的生技產業發展至今十多年了,在緊要關頭,組得出「口罩國家隊」,卻組不成「疫苗國家隊」。不僅外購疫苗慢人好幾步,國產疫苗也還在等待政府緊急授權(EUA)審查,就連最近政府談起要爭取海外疫苗代工,也顯得左支右絀。到底台灣今日的疫苗產業困境,是怎麼發生的?台灣能反敗為勝嗎?

韓國疫苗代工跑得快 三路並進正流行

6月底,暌違五年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熱鬧登場,台灣這次爭得了台美經貿關係升溫的面子,但我方三次呼籲美方做新冠疫苗技術分享,或授權我方代工,卻只獲得「知道了,要再談」的冷回應,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在新聞稿上,甚至還隻字未提。

反觀韓國總統文在寅5月底造訪美國時,成功以「晶片換到疫苗」—韓國宣布投資392億美元,在美投入電動車、晶片廠後,沒多久,美國的兩大疫苗廠莫德納與諾瓦瓦克斯(Novavax),也宣布與韓國政府達成協議,將在韓國生產新冠疫苗,外界解讀,此舉有助韓國趁勢成為亞太疫苗重鎮。

國內一位生技業總經理說,韓國這幾年在生技發展上,包括政府投入等,很多都超越台灣,加上市場大,爭取國外代工機會比台灣容易。但即便如此,他認為,這次韓國幫莫德納代工,並沒有爭取到更好的條件。

他解釋,莫德納的mRNA疫苗,在合成時就很講究「技術」,「你要把很毒的藥包覆後在身體釋放,這就是技術,但原廠連包覆的技術都不告訴你,也只是送去韓國充填包裝,韓國拿到的,不是技術,而是充填包裝的純代工!」

這位生技業老總說,當然,代工也是有個好處,那就是國內需要疫苗時,可優先滿足,但從產業思維來看,爭取代工的目的不能只為了這個。

韓國企業代工疫苗概況

三星生物製劑 Samsung BioLogics 代工莫德納疫苗
  • 為5月簽約,最快第3季起開始生產
  • 為莫德納疫苗進行「填充與完成」作業
SK生物科學公司 SK Bioscience 代工AZ疫苗
  • 去年7月簽署代工生產合約
  • 今年3月代工合約獲歐盟批准
  • 代工諾瓦瓦克斯
  • 去年8月簽署代工合約,合約今年4月底獲批准
  • 待美國FDA批准後,便立刻開始生產
  • Hankook Korus製藥為首七家公司與機構 代工俄羅斯史普尼克五號
  • 今年2月簽署代工合約
  • 計劃未來生產5億劑疫苗,並出口海外
  • 以Huons全球公司為首的四家公司 代工俄羅斯史普尼克五號
  • 今年4月簽署代工合約
  • 計畫興建月產能1億劑的生產設施
  • 資料來源:採訪整理

    困境1 產能不足 碰到代工單只能拒絕

    近期台灣傳出,國家衛生研究院正與莫德納洽談代工事宜,雖然有不少人「唱衰」台灣的代工能力。不過,環顧亞洲,爭取為海外疫苗代工的國家不少,像是去年台灣以「產能不足」為由推掉的AZ代工機會,最後是落到了泰國手中;印度則是COVAX平台上,生產AZ疫苗的要角。

    更別說,生產能力更勝一籌的日本、韓國,也積極爭取做代工。值得關注的是,這些亞洲國家也多為疫苗「三路並進國」,也就是,既外購疫苗,做海外代工,本身也努力研發國產疫苗。

    台灣精準醫療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表示,很多人一聽到台灣要去爭取疫苗代工,都覺得很好呀,但是「這不是我們要,就會有,」台灣能不能做疫苗代工,取決於兩條件,一是技術、品管和量產能力夠不夠,二是要有足夠產能。目前看起來,台灣最大瓶頸還是卡在「產能」上。

    李鍾熙分析,台灣現在有生產重組蛋白、滅活疫苗的技術,唯一沒有的是mRNA,但比起十幾年前,台灣的能力與技術真是進步太多。

    他解釋,疫苗不像口罩,臨時要代工,可以馬上做起來,「疫苗牽涉到產能,有銷路大家才會投入,平常不可能擺那麼大的廠在那裡。」

    舉例來說,台灣的台康,現在等於是和高端合作生產,高端雖然自己也生產,但產能不夠,所以找上台康。台康現在在竹北生醫園區,有新廠,準備蓋很大產能的廠,裡面設備一個個加,生意好了再加,不是一天就可以達到很大產能,也不可能弄一個工廠放在那裡,等到有疫情再用。

    「如果真要發展代工產業,需要蠻大投資的!」李鍾熙說。

    亞洲國家疫苗策略

    國家 外購 國產 代工
    台灣
    韓國
    日本
    印度
    泰國
      備註:
    • 我國正爭取為莫德納代工
    • 日、印、泰,均為AZ代工
    • 韓國除了AZ,還取得莫德納、諾瓦瓦克斯、俄羅斯史普奈克五號等疫苗代工。
    資料來源:採訪整理

    三家台灣疫苗廠最新動向

    疫苗廠 動向
    高端 
  • 已向政府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預計7月底審查
  • 政府已下單500萬劑
  • 高端將在巴拉圭進行三期臨床試驗
  • 聯亞 
  • 已向政府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
  • 政府已下單500萬劑
  • 將前往印度進行1.1萬人三期試驗
  • 將在美國進行「混合補強施打」二期試驗
  • 國光 
  • 規劃到東南亞做二期試驗
  • 將按部就班進行三期臨床試驗
  • 鎖定第三劑、補打疫苗市場
  • 資料來源:採訪整理

    困境2 產業投資不足 難成護國群山

    過去一段時間,大家都說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撐起台灣的出口、就業與薪資,甚至連台股的市值,電子業都幫忙撐。但是很遺憾的,台灣生技產業,雖然也歷經一、二十年的發展,但就是比不上枝繁葉茂的電子業所展現的「護國氣勢」。

    李鍾熙解讀,我們的環境不錯,但投資人比較習慣電子產業,因為產品出得很快,周轉、獲利,甚至失敗,也會很快。但是,新藥要出一個產品要十幾年,一直都在做研發。電子業跟生技業相比,一個是短跑,一個是馬拉松,投資人對馬拉松不太有興趣,沒有人投資,這樣很難發展。

    他表示,任何產業發展,要有兩隻腳,一隻是科技和人才,另一隻是資金。如果沒有錢,產業不可能發展。像韓國三星和很多大企業投很多錢到生技產業,但台灣沒有,不太可能有大手筆投資。台灣有很多厲害的電子業者,但都專注在自己的產業,無法突破原來的文化,這就好像在大樹旁擺放盆景一樣,營養都被大樹吸走了,生技小幼苗一定長不起來。

    困境3 政府沒給力 業者得自立自強

    一位生技業老總也說,台灣的藥廠沒人家大,比起國外的研發補助,國內藥廠能拿到的錢也很少,「政府不找麻煩就很好了,根本不敢想有什麼大補助!」

    李鍾熙也以這次美中開發新冠疫苗來說,大陸的疫苗都比較傳統,以腺病毒或滅活病毒為主,技術不是特別高,但他們動作很快,只是不知何時做研發、何時做臨床實驗,資訊也不是很清楚。

    李鍾熙說,簡單講,美國有很強的產業,大陸有很強的政府。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大陸發展的速度,美國則是創新加上速度。這次美國疫苗使用了從未在人類用過的mRNA技術,法規跟著彈性調整,企業平常就有產能,因此支撐了發展這種新藥的能力;這是兩個不同的發展模式。

    今日果,昨日因,台灣在這次新冠疫苗競賽中,落居下風,必須要深刻檢討長期以來生技產業投資不足,政府視野有限的弊病,才有辦法迎頭趕上。

    文字/劉秀珍、邱金蘭、林安妮、廖玉玲、林奕榮
    網頁工程/連政瑋
    照片來源/報系資料庫、路透、美聯社
    數位製作人/林安妮
    監製/丁威
    日期/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