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張長照保單,怎麼買?-精選專題

台灣人越來越少、越活越長壽,單靠政府勞保、勞退,還是很難讓人放心安老。老後生活要有人顧,長照險保單,會是最好的選擇嗎?

買長照保單前 先破除3大迷思

隨著少子化和高齡化趨勢漸長,如無意外,準備退休所需的生活費用,會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一大考驗,目前政府雖有長照2.0給付,但僅能提供基本的照護服務,不足部分仍需透過商業長照保險補充,除了支應餐食、醫療、長照耗材等費用,也可彌補家人離職照顧所造成的收入損失。

先來看,你有這三個迷思嗎?

迷思1
長照,靠政府就夠了?

規畫退休可透過不同的保險商品進行,常見如透過利變增額壽險來累積退休資產,但是針對退休後經常遇到的照護需求,單靠政府勞保、勞退或是利變增額壽險所累積的退休資產,可能會有不敷使用的狀況,目前看起來提早為自己規畫好長照類型的保障,是面對超高齡社會所不能缺少的。

老後生活都靠政府
就怕不夠用

勞保年金

  • 根據保險年資、平均月投保薪資來計算年金
  • 目前勞保年金給付,平均月領1.7萬元

勞保失能給付

  • 意外或疾病,經全民健保特約醫院診斷永久失能,就可申請
  • 分一次領的「一次金」,或月領的「失能年金」
  • 失能後仍有工作能力,只能領一次金

勞工退休金

  • 新制是指,雇主按月提撥月工資至少6%,作為退休金
  • 勞工可每月也可在上限6%內提撥

長照2.0給付

  • 政府提供基本的照護服務
  • 第1包錢:居家照顧、日間照顧、家庭托顧與專業照顧
  • 第2包錢:交通接送
  • 第3包錢: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
  • 第4包錢:喘息服務

迷思2
長照險、失能險
是同一回事嗎?

目前與長期照護有關的保險,基本上有三大類,長照險、類長照險、殘扶險。

磊山保經業務副總經理陳卡羅表示,長照險的理賠重點是針對失能、失智等狀態;「類長照險」則如特定傷病保險、重大傷病保險,不像是長照險的判定,而是罹患保單列舉的疾病就能獲得理賠。

至於近期出現的「殘扶險」「失能險」,關鍵則在於「殘廢與否」,只要是疾病或意外而導致達1至11級的失能,就能獲得理賠。

長照險除了保費貴之外,理賠的依據是「生活自理能力的有無」,並用巴氏量表判斷失能或失智,通過專科醫師舉證,食衣住行育樂六項日常生活功能中,有三項以上需要幫忙,給付才能啟動,而且每半年到一年,還需要由醫生重新評估認證,因此經常發生爭議。

陳卡羅表示,相較之下失能扶助險保費較低,且依照失能等級,只要一次診斷證明開出來,就可以理賠,爭議少很多。這也是長照險在市場上一直無法被大多數保戶接受,但失能扶助險卻大賣,引發主管機關關切,賣到必須要停售的原因。

長期照護保單有這些

  • 理賠重點
  •  
  • 效益與便利性
  •  

長照險

根據巴氏量表判斷是否失能
  • 保費較高
  • 須由專科醫生舉證
  • 每半年一年需要醫師重新評估

類長照險

如特定傷病保險、重大傷病保險
  • 符合列舉疾病,就可理賠

殘扶險、失能險

因疾病、意外造成的1-11級失能
  • 保費相對較低
  • 一次診斷證明即可理賠

迷思3
有醫療保險、意外險
還需要長照保單?

陳卡羅解釋,醫療險會派上用場的「場景」,通常是住院期間,但問題是,現在醫療進步,很多人住院天數不會太久。反倒是,因疾病或意外失能,必須回家休養或是入住長照機構時,在這段期間,不論是被照顧者的經濟損失,抑或是聘請照顧者的費用,就需要靠長照險、失能險一類的保單,來照顧了。

在長照需求攀升的未來,看護支出費用預期也將越來越高。以目前情況為例,全天候的照顧人員,外國籍每月約需2萬元以上,本國籍每月約需6-9萬元,如入住長期照顧機構,每月約需1.5-3.9萬元,從這個角度來看,長照險確實有需要。

2021年 長照保單新趨勢

當高CP值的失能險在去年底退出市場後,具長年期、保證給付、歲滿期特性的失能保單已經沒有了,剩下還能買到的失能險,大多是須依附在主約下的定期附約,或者花更多的保費去買長照險。

換話句話說,長照類型的商品在今年應該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認狀態的傳統長照險,另一種則是認病式類長照險。

全球人壽表示,傳統長照險因為保障範圍廣,保費相對較高,但是定期型的傳統長照險,保費相較終身型的為低,民眾可以先檢視自己對於長照保障的需求,再來決定選擇終身型或是定期型。認病式類長照險的選擇,由於保障範圍是針對特定疾病所提供長期照護的保障,因此民眾可以確認此類商品所提供的保障範圍是否符合自己對於照護的需求。

南山人壽是國內六大壽險公司中,唯一只賣長照險的公司,目前上架七張長照保單,包括終生還本、定期險和長照險附約;南山人壽表示,經濟能力許可,並且想要享有長照保障及兼顧保費有去有回者,可選擇保終身型;有預算考量,且已有壽險保障或想額外補充長照保障,可選擇長期照顧健康保險附約;年輕族群或三明治族群若有預算上的考量,可選擇投保定期型,費率相對實惠,且保障續保,但續保時的保險年齡不得超過75歲,且按續保生效當時依規定陳報主管機關的費率及被保險人保險年齡重新計算保險費。

長期照護保單怎麼買

      

  • 參考選擇
  • 優點

預算有限小資族

定期型或附約
  • 費率相對實惠
  • 保障續保
  • 但續保年齡不超過75歲

      

  • 參考選擇
  • 優點

口袋深資產族

終身型
  • 享有長照保障
  • 兼顧保費有去有回

怎麼買 專家這樣說

磊山保經業務副總經理
陳卡羅

怎麼買 專家這樣說

磊山保經業務副總經理陳卡羅:
小資族可從失能險附約入手

小資族可從失能險附約入手

在停售效應推波助瀾下,許多人都在去年底進場搶買了一張失能險,不管是糊里糊塗買或是清清楚楚買,陳卡羅都認為,與長照有關的保險規畫,只要有做都是好事,因為台灣已經邁入長壽國,老人被丟包時有所聞,唯有靠這種自益型的保險,才能保障自己的晚年。

她建議,預算有限的小資族,可從失能險附約著手,口袋夠深想買終身保障,以友邦人壽滿扶保利率變動型終身保險為例,附加意外失能給付、特定意外身故給付、失能扶助給付,一張保單,壽險和失能險全部涵蓋在裡面,當發生疾病或傷害導致第1至6級失能,每年可給付總保險金額18%的失能扶助保險金,等於是另類的18趴。

到底幾歲該著手規劃長照險?陳卡羅建議,越早越好,無非是因為越年輕投保,保費越便宜,而且人生每一個階段都存在著風險,不是只有老人才需要長照,人生任何階段都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讓每一個人暴露在風險之中,在實際案例中,不但有18歲年輕人因意外獲得長照理賠,甚至有7歲就啟動理賠的。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
彭金隆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
三階段準備,老後第一桶金一定要有

三階段準備,老後第一桶金一定要有

老年無非三種狀態,第一種是健康活著,第二種是長期或短暫處於生病治療狀態,第三種是不需要積極治療但需要有人要照顧,也就是長照狀態。

彭金隆建議,財務安全最優先,理性判斷大部分人退休後健康活著的機率比較高,過一陣子病了,最後才會進入需要長照的階段。以一個上班族而言,完全沒有準備退休後生活所需,就先去買長照險,這樣不合理,因為你會先遇到的不是長照需求,而是穩定的生活收入來源。

他指出,如果退休後的生活費安排很好,假設每個月有20萬元生活費,萬一發生需要別人照顧時,其中一部分拿去請看護,剩下的還能當生活費 ,也許你根本不需要長照險;還有萬一生病了,但卻沒有達到長照給付的理賠標準,買了長照險也沒有辦法發揮效用。這是消費者在購買保單,必須要先想到的。

文字/仝澤蓉
視覺設計/錢震皓
網頁工程/連政瑋
照片來源/路透、美聯、聯合報系資料庫、pexels
數位製作人/林安妮
監製/丁威、簡正一
日期/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