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口下的華為 這3招能擺脫拜登嗎?-精選專題
槍口下的華為
這3招能擺脫拜登嗎?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將於2021年1月入主白宮,外界關注,拜登上台後,是否解除川普設下的「華為禁令」?此刻的華為,又有什麼脫困行動呢?

不等拜登 華為自救推三招

拜登在2020年12月初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表示,2021年上任初期不會立即解除川普對中國大陸貨品課徵的關稅,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會維持現狀,但會全盤檢視對中國政策,並與盟國研商立場一致的對中策略。

拜登的「停看聽」,有助他掌握日後對大陸談判的籌碼。此刻的華為,不等拜登,積極自救中。

業內人士分析,華為體認自助、自救是最可靠的做法。日前華為也丟出震撼彈,宣布將出售榮耀,讓新榮耀可以擺脫美國禁令,繼續出貨智慧手機。

與此同時,也傳出華為將在上海成立非美國技術的晶片廠;作業系統部分,華為已推出鴻蒙OS,除了已可在IOT商品上運行,2021年可望使用在智慧手機上。

分析師普遍預期,美國聯合盟友對大陸施壓仍是未來趨勢,華為過去認定的全球化趨勢、所採取的分工策略,將不得不改弦易轍,如三星般,自主創建擁有從半導體、面板、電池等各零組件一條龍的生產模式。就算不能全數自製,也必須建立在本地的完整供應鏈。

第一招
建立自主製造晶片廠

華為的當務之急是晶片,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先前在一場座談中表示,華為目前的困難在於,所設計的先進晶片,大陸國內的基礎工業還造不出來。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坦承,沒有中國晶片製造業支持,華為面臨著沒有晶片可用的問題。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只做了設計,「這也是教訓」。

根據外電報導,華為目前計劃與政府支持的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合作,在上海成立不使用美國技術的晶片生產工廠,這間全新的廠房預計會交由長期合作夥伴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ICRD)負責營運。

目前傳出此晶片廠規劃將從製造45奈米晶片起步,計劃於2021年底前產製28奈米晶片,屆時這些晶片將可供應華為的智慧電視與物聯網設備。儘管並非易事,市場推測,華為的目標是在2022年底量產20奈米晶片,20奈米已可用在 5G 蜂巢網路硬體。

相較於目前華為高階手機採用的晶片是5奈米製程,此晶片廠仍解決不了華為高階機種的問題。但現在不起步,就算高通已恢復供應華為晶片,說不準哪一天美方又禁供,晶片終究要自製已毫無懸念。

第二招
出售榮耀避開美國禁令

另外華為投資控股已公布,出售榮耀業務資產,收購方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公司,未來華為將不占有榮耀任何股分。

華為切割榮耀後,預料新榮耀將可避開美國禁令,順利取得智慧手機相關零組件,讓原來主攻中階手機市場的榮耀得以繼續存活。

第三招
建立自主作業系統及應用服務系統

由於美國禁令讓華為無法在手機預載Google的原生服務GMS,因此華為已推出華為行動服務HMS,其應用程式商店AppGallery,目前是僅次於蘋果App Store、Google的Google Play,第三大的手機應用程式商店,AppGallery全球活躍用戶已達4.9億。

雖然Android為開放系統,但為防萬一,華為也已完成自家作業系統鴻蒙(Harmony OS)的開發,預料明年即可推出鴻蒙系統手機,除了應用在智慧電視和手機,鴻蒙還會延伸到電腦、手環和車載系統,以及預載鴻蒙的智慧手表。

華為供應鏈 3招轉危為安

美中貿易戰下,華為首當其衝,供應鏈也積極因應,除了爭取華為以外的非蘋客戶訂單,重新調整生產線的布局也是當務之急。

調整包括了:原來為華為旗下海思進行的擴建計畫暫停,產線的配置則朝在中國大陸生產供應大陸客戶所需(in China,for China);非中國客戶的訂單在台灣生產,或從東南亞的生產基地出貨。

即使美中雙方角力不斷,企業看的是訂單,非不得已絕不選邊站,也不願將雞蛋放同一籃子。加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多數企業都重新盤點在全球生產據點布局,希望能達到安全配置。

華為供應鏈自救3大招

市場訂單挪移

積極爭取或擴大來自三星、小米、OPPO、vivo訂單

生產線調整

在中國大陸的產線供應給大陸廠商;美系客戶訂單從台灣出貨,甚至赴美設廠

保持與華為關係

華為除手機以外,仍有筆電、平板、IOT產品訂單;新榮耀若順利出貨,過去訂單可望回籠

華為手機概念股有誰

公司 供應鏈地位
華通(2313) 印刷電路板
台積電(2330) 半導體
京元電(2449) 晶圓測試
大毅(2478) 被動元件
華新科(2492) 電容電阻
大立光(3008) 光學元件
公司 供應鏈地位
聯詠(3034) 驅動IC
欣興(3037) 印刷電路板
晶技(3042) 感測器
日月光投控(3711) 封測
嘉聯益(6153) 印刷電路板
公司 供應鏈地位
華通(2313) 印刷電路板
台積電(2330) 半導體
京元電(2449) 晶圓測試
大毅(2478) 被動元件
華新科(2492) 電容電阻
大立光(3008) 光學元件
聯詠(3034) 驅動IC
欣興(3037) 印刷電路板
晶技(3042) 感測器
日月光投控(3711) 封測
嘉聯益(6153) 印刷電路板
資料來源:各業者 何佩儒/製表

華為的台灣供應鏈,包括台積電、大立光、聯發科、日月光投控、京元電、大毅、華新科、聯詠、欣興、晶技、嘉聯益、華通等。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之初,華為原極力邀請半導體相關供應廠商能將全線的產品線移往中國,或在中國擴充產能。

據了解,美中貿易戰之前,華為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正處坐二望一之姿,包括矽品、矽格、京元電等原因應海思要求,都已著手擴建廠房、增購機台,看好海思的大訂單能挹注營收。

但美國政府2020年8月進一步加嚴禁令,華為大舉掃貨,供應鏈優先供貨給華為,雖帶動8、9月營收大增,但9月14日後,在台積電停止出貨給華為,也意味接續的晶圓測試、封裝、封裝測試等,來自華為的訂單歸零。

華為消費者業務執行長余承東坦言,麒麟9000可能是華為自產高階晶片的絕版產品。連帶先前準備為華為擴產的封測業者,也因此暫緩擴建計畫。

至於非半導體相關的供應鏈,就算不受美國禁令影響,因華為在晶片有限下減少高階智慧手機出貨,包括光學元件大廠大立光來自華為的訂單大降。不過華為已決定將榮耀出售,新榮耀若順利推出新機,大立光訂單可望逐步回籠。

而石英元件大廠晶技董事長林萬興則表示,晶技的客戶涵蓋產業的主要廠商,以手機來說,前幾大廠都是晶技的客戶,市場消長造成產能挪動上也有應對計畫。

也就是說,只要市場需求仍在,消費者買不到華為手機,自然流向三星、小米、OPPO、vivo等非蘋廠商,這些非蘋廠商的訂單,很快可以填補華為訂單的缺口。例如晶技過去高階、小型化產品線都以設在平鎮廠為主,去年底以來,已在寧波廠新增高階石英元件產品線;2021年首季的擴產,因為寧波的廠地較充裕,以及當地客戶需求,也將以寧波廠為主。

再者與華為合作過的零組件廠清楚華為的實力,並未就此看衰華為。例如華為的產品除了手機,還有筆電、平板、IOT等產品,這些都還在出貨。而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就任後,是否會帶動美中雙方關係緩和,以及新榮耀未來的出貨實力,都不容許供應鏈現在就切斷與華為的關係。

文字/何佩儒
視覺設計/郭怡伶
網頁工程/連政瑋
照片來源/新華社、中新社、路透、美聯
數位製作人/林安妮
監製/陳俍任、簡正一
日期/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