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下一座護國神山-精選專題

2020年,又是台積電獨領風騷的一年。向來在先進製程競賽不手軟也不腿軟的台積電,在7奈米製程超車英特爾,5奈米積極進入量產,3奈米、2奈米也蓄勢待發。絲毫無懼先前放話要在3奈米製程輾壓台積電的韓國勁敵三星。

眼下的台灣,有愈來愈多人認同「台積電就是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不僅在疫情下領軍了台灣的電子產業,帶動出口,也因每年高達17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吸引ASML、默克、日本信越化學等外商來台投資,台海的這一端,無疑是升起了「矽屏障」。更別說,台股中的台積電,是權值股,更是人氣王,不少人存股的首選,非他莫屬。

台灣不能沒有台積電,但是檯面上只有一家大如台積電的產業領頭羊,也彷彿讓台灣陷入「一個人的武林」困境。

台灣除了台積電之外,就沒有別人了嗎?

護國神山威在哪裡

加持台股

  • 市值近13兆,在46兆台股中喊水會結凍
  • 撐住出口

  • 台灣電子產業占整體出口比重30%
  • 帶動投資

  • 全年資本支出達170億美元,約占民間投資比重13%
  • 吸引艾司摩爾(ASML)在南科設立荷蘭以外的首座EUV全球技術培訓中心
  • 半導體材料商默克計畫擴大台灣沉積材料產能比重
  • 日本信越化學來台建廠,2021年2月在雲林量產EUV光阻液
  • 台積電半導體
    先進製程獨步全球

    16奈米
    2015年Q3 量產
    南科晶圓14廠
    10奈米
    2016年下半年 量產
    中科晶圓15廠
    7奈米
    2018年 量產
    中科晶圓15廠
    5奈米
    2020年 量產
    南科晶圓18廠
    3奈米
    2021年 試產
    2022年下半年 量產
    南科晶圓18廠
    2奈米
    2025年
    竹科R1研發中心、
    晶圓廠(土地取得中)
    資料來源:2020台積電技術論壇 、經濟日報

    一企業撐起台灣 太沉重

    「台積電太獨特了,」台灣創生平台創辦人黃日燦說,台積電早年也是一家平凡無奇的公司,但是靠著政府當年的產業政策押對寶,及張忠謀無人可敵的雄才大略,與每年不惜血本的資本支出,讓台積電的技術如入無人境地,「我們很幸運擁有神山,也拜託他維持,但他的生成有其特殊時空,台灣不容易再有第二座神山了。」

    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也提到,台積電是家好公司,長年專注於發展自己的生態系,技術也總是做到全球頂尖。但不可避免的,這麼龐大的公司,「磁吸」能力很強大,像是,台積電每年吸走了全台最多、最優秀的理工人才;為了不間斷推升製程、產能,台積電也已經包下了不少台灣未來的「新綠電」。

    黃齊元強調,台積電沒有不好,而是他太好了,別人沒有辦法跟他一樣好,就會導致台灣資源配置太過傾斜。此外,台灣的經濟發展,長年集中在電子產業,已是很不健康了。如果今後的台灣,還是要讓一家企業來撐起一個國家,那更是不妙。

    黃日燦

    台灣創生平台創辦人黃日燦:台積電太獨特了,台灣很難再有第二座護國神山了。與其造第二座神山,不如組織一個護國艦隊。

    黃齊元

    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台積電沒有不好,而是他太好了,別人沒有辦法跟他一樣好,就會導致台灣資源配置太過傾斜。

    不能造山 
    那就改造艦隊

    黃日燦指出,在台灣,要再找到一座資本規模龐大,又能KO競爭對手的護國神山太難了。與其談造山,台灣不如想辦法打造出一支能「抬頭看後天」,又可彈性組成不同隊形的「護國艦隊」。

    所謂的「後天」,不是指企業「今天正在做的事」,或是實驗室裡研究中「明天的事」,而是指那些跟「明天下午」有點關係,但目前還搞不清楚、需要釐清的事,那便是「後天的事」了。

    黃日燦舉例,台灣四十多年開始摸索積體電路時,那時多數台灣人都不知道半導體是什麼,「那是一群專家去最熱門的美國取經,問出來『後天的事』,」台灣的半導體一路做到現在,台積電每年自己還加碼、加倍力氣去做,於是造就了神山級的地位。

    但他強調,如果我們永遠坐等人家丟給我們的事,那我們就只能當老三或老四;如果我們有一群不同公司,或是不同產業的人,願意一起站在「後天」的制高點上,耐得住寂寞,那麼台灣就很有可能成就出一批「護國艦隊」來。

    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也提到,台灣經濟要好,不能只靠一家台積電,現在比較限制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台灣缺乏產品市場,依舊是把昨天的東西做出來,賣給海外客戶;其二是資本市場不夠壯大,不易養出獨角獸;三是,台灣企業長年缺乏「外部成長」,值得政府點火推一把。

    他提到,台灣腹地小,先天缺乏自己的產品市場,勢必要往全球主要市場走,現在比較危險的是,台灣只有親美一條路線,不要中國大陸,也不夠深耕東南亞、印度。他直指,美中貿易戰後,世界更走向「一球兩制」(一個地球,美國與大陸),台灣少了大陸這樣一個大市場,是很難補回來的。台灣還是要想辦法,以台灣作為實驗的場域,向全世界輸出。

    至於台灣的資本市場,台股本益比不若大陸、香港、美國,可以經常做到一輪幾億美元的募資,相形之下,很難養出獨角獸。最後一點就是,很多台灣企業就像台積電,很專注在自己的技術上,很少透過外部創新、外部併購來壯大自己,這條海外企業常見的倍數成長策略,台灣不容錯過。

    名家看法 
    台灣明日產業有哪些

    黃日燦 黃日燦
    台灣創生平台創辦人 黃日燦 看好泛5G

    5G的頻寬大、低延遲性,讓過去很多卡卡的「遠距應用」,現在逐步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也讓自駕車得以實現。試想,全世界哪裡還找得到像台灣一樣,能從半導體、載具、網通伺服器一路做過來,還能跟老外侃侃而談small cell(小型基地台)、HPC(高性能運算)?台灣有這麼好的泛5G基礎設施、生態系,這在全世界,除了台灣,是絕無僅有的。

    泛5G會是台灣的好機會,我們一定要帶著「後天的思維」來做布局,把志向立高。想想美、中兩強是怎麼看5G,軟硬體誰先誰後,該怎麼搭?由上而下的去做布局,我們才有機會當老一、老二。

    如果台灣要造一支護國艦隊,除了政府幫忙,產業界也要有決心,比如就是十個大老闆跳出來要「抱團打群架」、做「後天的事」,各個大老闆再回頭說服股東,要做一件中長程有未來性的事,再把台灣散落在各地的人才聚集在一塊,這樣台灣更有機會問鼎泛5G寶座。

    黃齊元 黃齊元
    藍濤亞洲總裁 黃齊元 推生技綠電

    多年來,台灣只誕生了一座護國神山,實在可惜,其實除了5G資通訊產業外,台灣還是很有機會在一些領域,開出產業之花,好比,生技產業、綠電,惟這兩個熱門的產業,還缺了一些「東風」。

    台灣生技產業目前呈現「百花齊放」狀態,很多業者都相當有潛力,不過,要在生技產業中找到一家「未來的台積電」,著實有困難,主要問題就在於「規模」不夠大。好比在新加坡,有一家政府做莊的「淡馬錫」控股公司,就可以出面扮演注資、點火與資源整合的角色,在台灣,就少了這麼一個強而有力的資源整合者,有點可惜。

    至於這幾年政府極力做大的綠能市場,也有不錯的機會能誕生出本土的強中手,但以目前態勢來看,需要特別關注本土有沒有形成完整的關鍵技術產業鏈。

    陳奕光 陳奕光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 陳奕光 拱電動車LED

    若以五年、十年的中長期來看,我看好電動車市場為台灣帶來的效益。電動車供應鏈幾乎有八成是台灣廠商,台灣如同一個世界衛星工廠,電動車產業所需要的零配件相當多,台灣在半導體晶片製造有優勢,在其他零配件也早已打進供應鏈,未來不論是歐美,甚至是大陸電動車市場崛起,台灣一定會直接受惠,整體產值或許有機會與一家台積電力拚。

    另一個就是LED產業,過去對於LED大廠來說,因為產能過剩,每季都需要認列鉅額閒置產能損失,Mini LED的推出將可以有效去化既有產能,隨LED大廠開始進行整併,也代表背後的商機將起飛。

    Mini LED相較傳統直下式背光顆數導入量為其數十倍,以一台NB為例,大約略落在10,000顆左右,後續若再考慮到TV、車用顯示屏幕等領域應用,整體LED晶片的需求更大。同時由於Mini LED晶片尺寸較傳統LED小,對於晶片的消耗量將呈倍數增長,將能夠大量去化既有產能,市場也預估隨著蘋果iPad Pro產品的導入,業者也將走出低谷,開始獲利。

    劉佩真 劉佩真
    台經院研究員 劉佩真 封測有機會

    全球8吋晶圓產能目前相當吃緊,在產能擴充不易下,收購成為最有有效的手段,加上市場需求的支撐,預期聯電與世界先進明年的表現還是會很不錯,這部份跟台積電的營運成長不相衝突,可望帶來群山效應。

    另一個焦點則是聯發科,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後,預料未來美中對抗情勢不會改變,若中國大陸想要達到國產化的目標,去美化是必經的過程,聯發科在這當中可望因為「去美化」而受惠。

    另一方面,我也看好這些伴隨護國群山的半導體封測業。明年有鑑於三星、蘋果、OPPO、VIVO、小米等手機廠為爭奪華為市占率而擴大下單,並帶動5G世代交替轉換加速,日月光投控皆為全球最大封測代工供應商,可望成為封測業中的一座大山,其他如力成及及京元電等也是相較比較好的。

    文字/徐睦鈞、林安妮
    視覺設計/錢震皓
    網頁工程/連政瑋
    照片來源/新華社、中新社、路透、美聯、聯合報系資料庫
    數位製作人/林安妮
    監製/陳俍任、簡正一
    日期/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