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瘋存股 美股怎麼存?-精選專題

如果你正埋首台股,定期買入0050、0056或台積電,不如稍稍抬頭看看美國市場:美股3月間歷經災難性熔斷後,因美國聯準會(Fed)瘋狂印鈔救市,已為美股帶來一波V型反彈,跑在大盤之前的,是以蘋果(AAPL)、特斯拉(TSLA)為首的科技股。

8月底,Fed主席鮑爾一席話,更讓道瓊指數收復今年以來失地。鮑爾27日在 傑克遜洞年會 上發表專題演說,宣布Fed對通貨膨脹目標將採取「平均」方式計算,願意容忍通膨率暫時超過2%目標,不會一超過2%就立即升息。鮑爾此說,顯示Fed願意維持更長時間的寬鬆貨幣政策。

「現在唯一的變數,就剩下美國總統大選了,」Joe’s Investment版主蔡佑駿指出,市場最怕不確定性,以目前態勢來看,新冠疫情對美股的影響已經非常小了,但是,11月大選到底是誰選贏,選上後會有什麼副作用,還將在這段期間左右美股情緒。

蔡佑駿投資美股超過十年,是極其用功的行動派。他說,今年3月市場熔斷時,市場恐慌情緒爬升到最高,當大家都在瘋狂拋售股票時,他則是大舉進場,買好、買滿科技股。但連月來美股站上最高,且適逢選舉,他開始減持手中持股,「現在就是等選舉結果塵埃落定,再來做判斷。」

他預期,選後的美股,會有一波修正,也許會是一波很大的震盪波,但無損於美股長程向好,「從鮑爾的談話來看,美國大概這兩、三年是看不到升息了」,投資人此刻面對的是史上最長的寬鬆期,加上美國的經濟基本面也不錯,對於長程的美股,他沒什麼好悲觀的。

選前震盪波 
9月該留意的事

選前震盪波 
9月該留意的事

根據歷史經驗,9月向來是美股表現最差的一個月,但分析師普遍認為,今年適逢選舉年的9月震盪難免,但表現未必遜色。值得關注的,是以下這幾件事。

● 9月4日就業報告、16日的Fed決策

美國勞動部公布,8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達137萬人,優於市場預期;8月失業率下滑至8.4%,為3月以來新低。

● 9月29日總統大選辯論

民主黨預料繼續掌控眾院,但參院競爭激烈,可能仍掌握在共和黨手裡。因此,9月29日舉行的頭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無論拉抬哪一位候選人的聲勢,都可能牽動國會選舉,就市場來看,就變得更加重要。

● 9月底刺激措施

Fundstrat政策策略師Tom Block表示,華府9月兩件大事,一是總統大選辯論,一是本財政年度的最後一天,國會必須在10月1日以前通過預算。Block認為,預算案可能綁下一波刺激方案。

小資族的美股障礙 
達人3點突破

疫情之下,各國央行努力將貨幣寬鬆政策做到極限,造就不少國家股市紅通通。截至9月7日為止,深圳綜合指數在今年漲了快30%,科技股領軍的美國那斯達克漲了26%,韓國股市漲了快9%,台股漲幅也有5%多。

對於習慣操作台股的人,要換手買美股,並不是太困難,因為台股當中有不少科技股,本身就是美國品牌業者供應鏈的一員;就連占台股市值三成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也在 美國發行存託憑證 ,美股、台股的連動性,不言可喻。

事實上,台灣有不少投資人是同時買進台股與美股,並依照個人喜好,做核心與衛星配置。但對於初入美股的新手,還是不免有時區、語言文化、交易習慣的障礙,該如何克服呢?

全球主要股市今年以來漲幅

註:歐美股截至9月14日,亞股截至15日上午。

我們有請三位美股達人現身說法:

Q、美股距離我太遙遠了?

徐黎芳
CFP理財規劃師徐黎芳:從生活中體驗美股,連孩子都做得到!

A:「如果你把世界視為一個地球村,那麼美國股票市場的總市值占比會超過四成,可是你卻完全沒有參與,這不是很奇怪嗎?」擁有CFP國際理財規劃師執照的徐黎芳,總是喜歡以這個問題,反問不少自認跟美股不熟的粉絲。

徐黎芳本身也是一位育有11歲孩子的媽媽,但投資標的不是中間財居多、不易辨識的台股上市公司。

徐黎芳笑說,「孩子現在或許無法理解台積電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但是他認得蘋果、迪士尼,也能從生活中感受到這些公司的營運到底好不好。」舉例來說,現在兒子看到漫威公司拍了一部賣座電影很好看,票房好,就足以讓迪士尼的股價上漲;但是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沒有人到遊樂園玩,也會讓迪士尼股價變得不好。

徐黎芳帶著兒子,從生活的體驗,來感受股價的因果關係,投資理財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直覺。

她建議,對美國經濟不熟悉的台灣投資人,可以採「由下而上」的選股方法,也就是從個股開始研究,如果不知道怎麼挑選個股標的,可以從市值最大、營收成長最快的公司開始下手。

她認為,投資人還是不能太懶,「至少要做到每季追蹤財報,每周定期關心這家公司的新聞。」

她也提醒,美股沒有漲跌幅限制,下單時,最好同步設定停利、停損點,為自己設定好有紀律的進出場原則,避免股市大起大落時,內心也跟著七上八下。

Q、美股這麼高,也有辦法買來做存股嗎?

陳彥璋
金控業美股達人陳彥璋:定期定股,分散分險,減少看對標的、買錯時間的風險。

A:截至今年8月底,全球股票市值91兆美元,美股市值就占了42%、約38兆美元。十年前,這個比例是30%,十年後美股總市值更上一層樓,美股達人陳彥璋解釋,箇中原因,就在於,美股上市公司的創新能力與全球吸金能力,是世界第一。

他表示,美股當中,不全然是美國當地公司,也有其他國家的國際級知名公司,創新的、賺錢的、有前景的,統統都會來美國掛牌,這麼多重量級公司齊聚,自然讓全球投資人趨之若鶩,美股也經年累月成為全球重要的吸金地點。

再從歷史線圖來感受美股。

以S&P 500近30年的歷史線圖來看,1990年代,它約站在400點,迄今已在3,500點附近,前高總是會被後高追過。

他分析,美股之所以能有這樣的續航力與爆發力,靠的就是美股上市公司的創新能力,與美股整體的吸金能力。透過歷史回望,不難看出,美股每一次創下的歷史新高,都不是真正高點,由此說明,這樣的美股,是適合長線投資的。

不過,最近美股創新高,但也經常伴隨震盪修正,很多投資人擔心會挑錯時機、買貴了,針對投資人的煩惱,陳彥璋說,要避免買貴的最好投資策略,就是定期定股,「美股跟台股不一樣,台股是一張一張買,一張是1,000股;美股則是1股1股買,很有彈性。」

定期定股的好處有二,一來是分散分險,二來是減少看對標的、買錯時間的風險。

他解釋,過去30年,發生了不少讓投資人當下難以保持理性的事件,比如金融風暴、歐債危機,或是最近的美中貿易戰等。這些事件每每牽動投資人的情緒,也讓投資人受市場氛圍影響追高殺低,事後才懊悔,錯過了很多大公司的成長。

他強調,要避免遺憾的事一再重演,最好的做法,仍是選擇好標的、放長線,定期定股,有紀律做投資。

S&P 500 指數30年漲幅

Q、上班很忙,沒時間 
看盤、選股,怎麼辦?

蔡佑駿
Joe’s Investment版主蔡佑駿:那就買指數型ETF,看著恐懼與貪婪指數來操作。

A:年初至今,蔡佑駿投資美股的投資報酬率已超過40%,在3月低點時,他也趁著台股低檔,敲進台積電。他提到,自己是低買高賣的「價差派」,雖然不見得每回都能神準買在最低、賣在最高,但是靠著長年累積的專業知識與經驗值,他總是能在市場起落時,吃到一大段。

他提到,很多粉絲常會說,自己也不懂企業、個股或財報,那還能投資美股嗎?他通常會建議這類型的散戶投資人,不妨選擇追蹤大盤的指數型ETF來入手,「這類型的ETF,為你包下了整個大盤,基本上它的績效,就是與大盤平起平坐。」

在美股中,追蹤大盤指數型ETF非常多,例如,追蹤美國那斯達克100指數的 QQQ ,追蹤標普500指數的 SPY VOO ,或是包下整個市場大、中、小股的先鋒整體市場指數基金 VTI ,都很適合美股新鮮人。

蔡佑駿說,買了大盤ETF後,接下來就可以根據 「恐懼與貪婪指數」 來低買高賣,「當恐慌指數在10以下時,就開始買;超過90,就開始分散出場。」

他解釋,恐懼與貪婪指數,已經把市場所有人的想法、籌碼、高低點變成一個指數,協助投資人能做到「反市場情緒操作」,也就是當市場恐慌、股價低時,買進;市場貪婪時,賣出,反覆操作,自然能讓自己的獲利超過10%、20%。

複委託、海外券商,
我的交易該選一個?

連月來,美國科技股大漲,吸引全球資金靠攏,尤其是8月底,蘋果、特斯拉執行股票分割後,股價變得更親民,更讓全球不少散戶、小資族芳心大動。

根據南韓證券集保公司(KSD)資料顯示,8月底,南韓散戶持有特斯拉股票,合計高達36億美元、占特斯拉0.89%股權,相當於是特斯拉的第五大股東。散戶的力量,可見一斑。

一般說來,散戶要跨海投資美股,常見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利用海外券商的網路或行動平台;第二就是透過國內券商的複委託平台購買。

該怎麼選呢?

Joe’s Investment版主蔡佑駿表示,如果從手續費的觀點來看,現在很多海外券商打出零佣金或是免手續費的服務,就蠻適合短線操作頻繁的投資人;但如果是長期投資或是考慮到日後遺產稅的人,則不妨選擇複委託。」

KPMG安侯建業數位科技安全團隊負責人謝昀澤也提醒,在挑選海外券商平台時,一定要確認券商是否具備這四件事。

  • 大型且無重大資安事故紀錄
  • 開戶時,能清楚說明投資者的個資與交易資料的蒐集、處理與利用範圍
  • 交易時,有多重認證安全機制
  • 可提供全時的中文客服,若發生可疑事件,可迅速有效地進行溝通
  • 謝昀澤表示,先前有不少海外券商遭國際駭客攻擊,不僅本身是苦主,也連累投資人,「國內投資人通常不易判斷全英文的國外網站或郵件,建議在收到任何與交易平台相關的詢問或交易指示時,都要盡可能謹慎查證,並注意不要與其他電子交易平台使用相同帳密。」

    文字/黃靖文、林安妮
    影音/黃靖文、楊超丞
    視覺設計/錢震皓
    攝影記者/蘇健忠、曾吉松
    網頁工程/連政瑋
    照片來源/路透、美聯、聯合報系
    資料來源/彭博
    數位製作人/黃靖文、林安妮
    監製/陳俍任、廖啟成、簡正一
    日期/20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