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印刷電路板外銷比率下降 去年前九月降至61%

被視為電子工業之母的印刷電路板(PCB)一直是台灣的優勢產業之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被視為電子工業之母的印刷電路板(PCB)一直是台灣的優勢產業之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1119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雅慧/台北報導

被視為電子工業之母的印刷電路板(PCB)一直是台灣的優勢產業之一。隨著世界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廠商的產地與出口地正在轉移中。專家認為,隨著今年東南亞台資廠產線開出後,對東協出口會逐漸減少,未來台灣出口產品將以高階載板為主。

據海關統計,近七年台灣對陸港地區出口從2017年年增24.7%轉為2023年年減37.1%,而東協地區逐步增加,在2020年至2022年連續三年增長超過三成以上,但2023年以來開始有所下滑,墨西哥、印度起而代之,去年前十月也都有34%、83.8%年增率。

我印刷電路板業以直接外銷為主,不過,隨台商將伺服器、網路通訊等產品移回國內生產,國內對印刷電路板需求提高,印刷電路板業直接外銷比呈現逐年下滑走勢,2024年前九月印刷電路板業直接外銷比61.6%,與2017年外銷高峰比較,降低9.4個百分點。

台灣PCB產業中分多層板、軟板、IC載板與HDI板,其中較高階、成長快速的IC載板包括BT板與ABF板。台經院產經資料庫資深分析師邱昰芳分析,台灣主要生產IC載板或高階產品。而IC載板主要跟封測廠移動。從需求面看,一部分是下游交給封測廠,一部分給組裝廠,這些客戶的生產基地也在做調整。

從出口地觀察,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張淵菘表示,美國這幾年成長得很快,最關鍵的產品是AI伺服器相關產品;東協地區撇開2023全球經濟不佳影響,前幾年處於成長狀態,去年則受到消費型產品的下滑,所以略有下滑。但2025年後,因台資廠在當地建設的工廠要啟動,所以接下來對於東協出口PCB的比例應該也會慢慢的下降。

至於墨西哥跟印度雖然比重很低,但是成長速度很快,張淵菘表示,主因在於這兩地有很大量的組裝廠在那邊設立,所以拉動整個成長的速度。邱昰芳說,比如蘋果手機有約15%產能在印度,加上當地PCB不強,果鏈台廠必須從台灣出口。

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指出,事實上印度與墨西哥積極向台商招商引資或尋求技術合作,但其PCB製造因為欠缺相關的供應鏈支援,在缺乏群聚效應下,廠商投資動機較為缺乏。

邱昰芳認為,對業者而言,現在重點會放在如何調配中國、台灣、東南亞三地產能調度。這是考驗,且成本變高。

另一方面,台商到東南亞設廠仍面對大陸廠商來勢洶洶的競爭與挑戰。TPCA表示,2022年後兩岸板廠大舉搶進東南亞,尤其是泰國已匯聚近40家大型板廠,產能預計2025-2026陸續開出。企業將面臨新廠調校與跨國管理的挑戰,以及資源競爭、產能過剩的威脅。

對於在東南亞布局,邱昰芳指出,相較於台廠開產能顯得謹慎保守,陸廠顯得積極,產能已陸續開出,雖然獲利有限,但正搶佔市場創造影響力。

台廠面對紅色供應鏈競爭的故事依舊會在東協地區上演,只是這次陸廠掌握更大籌碼。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2030減碳新目標 力拚30% 積極追趕領先國
下一篇
B2C突圍 成交額衝1.5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