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24字
根據信賴科技業者GASA & Whoscall《亞洲詐騙調查報告》,詐騙集團專門鎖定用戶數最多的社群平台行騙,Meta旗下臉書已連兩年名列詐騙接觸率最高的社群媒介,近期Meta旗下平台的Threads,因尚未成為《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納管及處罰範圍,Threads已立刻成為最新的詐騙平台。
針對消費者數據「量身打造」的詐騙網頁層出不窮,對大量無法驗證身分、來自境外投放的假帳號,連兩年「蟬聯」詐騙平台冠軍的地位,絕不能說Meta已經盡到全力。
國人在Meta相關平台上遇到詐騙嚴重破財,Meta沒啥反應,反而對民眾或企業檢舉置若罔聞。
不少名人先前被假造臉書網頁,必須自己出面到處強調「沒有用臉書」;上了新聞媒體、被立委關切,才被臉書正視;企業被仿冒臉書向Meta檢舉,經常被「冷處理」不受關注,劣幣到處猖獗;臉書封鎖台灣用戶,通常理由就是「違反平台社交原則」;做理財服務的媒體帳號也被封鎖,因為演算法覺得有詐欺問題,媒體費盡力氣「自清」也找不到窗口。Meta坐收各種費用,似乎都不用負起社會責任。
該抓的抓不到,不該抓的被抓了,Meta從未公布理由或是更進一步的積極措施。
最近終於因為Meta未落實說明廣告主身分、平台內容來源,導致兩案被裁罰100萬元,後續還有23案全是Meta的案件,罰鍰累計可能上看千萬元,Meta高層終於要來台「關心」打詐。
數發部不要看到美商高層就覺得有面子,肩膀要硬起來,幫台灣民眾要求Meta認真一點,收了錢也要認真防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