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台灣這時候成立主權基金「真巧」?挑戰與難題等著咧

賴清德總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1100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520宣示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投資平台,但時值美國對等關稅談判之際,時間點上的巧合,則讓各種傳聞甚囂塵上,有人說「大家都知道他要幹嘛」,也有人說「千萬別變成了舔美基金」。然而除了需消除這些疑慮外,台灣要成立主權基金還面臨哪些挑戰與難題呢?

東海大學經濟系教授邱達生指出,台灣成立主權基金有三大重點要留意。一是要有「問責機制」,若以現在最有共識的外匯存底作為主要財源,這些畢竟都是全民的納稅錢,是大家努力的結果;第二點則一定得是「績效導向」,且這個制度設計要夠好;第三個關鍵點則是「找到人才」,必須尋覓能看清國際未來趨勢且同時能做好風險管理的專業人才來操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7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歐盟勞動諮商會議召開 盼共同提升遠洋漁工權益
下一篇
北士科地上權給輝達須報中央?內政部:北市府可自訂規則辦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