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16字
賴總統昨(23)日表示,台灣願意擔任AI時代科技發展的支點,串聯各國合作發展半導體,將透過金融稅賦政策、攜手產業界於台南設置超級電腦、強化AI運算量能至產學各界等三大方向,支持台灣發展AI應用與科技基礎建設。
工研院昨天舉辦「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以「創新、安全、韌性、共榮」為主軸,邀請產官研探討多元彈性的供應鏈發展以及供應鏈安全韌性等議題,美、日、歐盟、英、荷等駐台使節,以及杜邦、艾司摩爾、優貝克等國際大廠高層均出席。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台灣在IC設計、晶圓製造、先進製程與封裝領域皆居全球領先地位,但光靠台灣生產製造無法獨立撐起整個半導體產業,必須串聯全球產業鏈。他強調,台灣願意擔任AI時代科技發展的支點,呼籲各國攜手合作,打造「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共同面對中國大陸低價傾銷等挑戰,維護創新與市場秩序。
賴總統表示,將推動三項具體作為:與業界合作推出金融支持與稅務鼓勵政策;攜手輝達、國科會、台積電(2330)與鴻海打造100MW(百萬瓦) AI中心,於台南新市科學園區與沙崙設置超級電腦;將超級運算中心擴建至中北部,強化AI運算能量普及。
經濟部長郭智輝主持座談表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正在關鍵轉捩點,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聚焦投資、人才和市場等三大方向。他強調,邀請國際供應鏈夥伴在台投資,共構價值鏈,是打造民主韌性供應鏈的關鍵一環。呼籲民主國家攜手合作,共創可信賴的半導體晶片市場,才能帶動永續發展與韌性經濟。同時推動跨國人才合作,建構多元的創新人才網絡。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面對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重組,工研院持續發揮技術橋接與產業推動的角色,助力產業鏈布局全球,協助國內外業者在台灣發揮最大的供應鏈價值,實現產業共榮。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