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32字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三次委員會議下午在台南市政府舉行,賴清德總統在會後裁示表示,韌性只能夠靠演習,還要不斷地演習,從錯誤中學習,才有可能逐步達到全社會防衛韌性。並提出幾點包括第一、各級政府要積極辦理實地演練、落實驗證、持續精進。並希望內政部與台南市政府,將辦理這次演習的經驗與寶貴意見,積極與其他政府機關分享。唯有從做中學,更不要怕從錯中學!唯有務實執行演習,才能了解計畫的不足,並且找出修正的方案,來打造更具韌性的國家,是眾人重要的使命。第二、各級政府要積極強化基層組織能力、運用基層組織活力,來應對各項災害。當災害發生時,第一時間的應變最為關鍵,因此,政府的工作,應該是協助基層民眾,掌握防災、救災的各項能力。在制定防救災計畫時,也要擴大民間參與,才能建立完整的應變架構。第三、全社會的防衛韌性,需要突破當前的認知架構,透過教育和公民參與,來增強整體意識與能力。
持續強化溝通能量,是提升社會韌性和國家整體戰略的關鍵,政府與民眾建立良好溝通,是社會秩序維護重要的一環。政府各部門,一定要持續透過與各界專家學者交流,建立政府各部會戰略溝通量能,並將「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提升,作為社會溝通的關鍵議題。
賴清德總統也指出,要針對不同受眾進行精準溝通,提高訊息的覆蓋率與影響力,避免誤解與謠言的產生,來維護社會安定。落實在基層、扎根在鄰里,是賴清德對於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期待。今天的演練跨出的一小步,接下來,要在結合了以往「萬安演習」與「民安演習」的「城鎮韌性」演習中,驗證更多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準備工作。
賴清德要眾人不害怕有缺失,要抱持下一次要比這一次更好的態度,來驗證各項工作。如此,才能真正讓台灣社會面對不可預期的災難時,更具韌性,來確保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人民安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