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45字
美國總統川普頻頻祭出關稅大刀,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昨(19)日表示,政府持續溝通、備妥劇本,待美國對等關稅底定後,政府也會拿出因應劇本;被問及川普最可能對國內哪些產業加徵關稅時,他表示,機率最大是半導體。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日邀請劉鏡清業務報告並備詢,朝野立委關注美國即將實施對等關稅,政府如何因應?下半年景氣是否因此受到衝擊?
劉鏡清表示,台灣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已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帶領各部會擬定策略,與各國一樣,都在持續溝通、備妥劇本。
談到對景氣看法,劉鏡清表示,景氣審慎樂觀,最近許多產業都有急單,但政府非常審慎觀察,此時正是敏感時刻,4、5月是相當重要的觀察期。
美國財政部將於4月2日提出對各國對等關稅措施,目前對該政策評估應該是投資愈多,課徵的關稅就愈少。不過,「現在各國都難以預測,但我們的確非常重視在意」。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謝衣鳯、呂玉玲昨日皆關注,美國若實施對等關稅,是否衝擊台灣下半年出口表現?美國最可能對國內哪些產業加徵關稅?國發會又如何協助各部會研擬因應對策?
劉鏡清表示,美國策略是希望在美國製造,為此國發會已與業者談了三次,若企業在美國已有工廠,就從美國出貨,目前評估美國最有可能對我國加徵關稅的產業,以半導體機率最大,不過AI需求不太可能下降,至於如何協助產業降低出口成本,這部分待美國提出「關稅編號」後,政府也會拿出因應劇本。
劉鏡清強調,政府會努力守住今年經濟成長率3%目標,針對扶植傳統產業部分,則將與經濟部合作,協助傳產進行通路建設,例如工具機這幾年成長較快的市場是在印度,另外就是協助傳統產業高值化和規模化。同時,劉鏡清也承諾,針對立委們所提醒的「傳產陷寒冬」,一個月內將提出整體研究規劃,內容將包括提升方向及如何強化。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