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08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環境部長彭啓明17日指出,自己已受邀至歐盟CBAM的網絡中,關注發展,拿到文本後,我方會最快在今年底有法案程序。此外針對,今年起排碳有價,因此今年就會要求進口廠商比照歐盟的規範試行申報碳足跡。
環境部與經濟部水利署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彭啓明表示,對於CBAM 接下來會有公聽的過程,歐盟也注意到台灣關注這項議題,他以正式受邀至歐盟CBAM的網絡中;歐盟目前還沒有正式公布細節,因此台灣不會馬上就會有新的措施出來,但會密切關注。
最快年底前會有法案程序
彭啓明說,由於CBAM同時也會受到世貿組織(WTO)的約束,兩者的關係要等到文本細節公開後才會比較清楚,如果歐盟CBAM順利在今年7、8月發布正式文本,台灣很快就會跟上,快得話今年年底前會有法案程序,也會請財政部、經濟部共同研商。
此外針對我國水泥、鋼鐵業者不斷外地傾銷的業者都沒有申報排碳量,對此,彭啓明表示,已經開始列舉這些名單,並且進行跨部會整合。例如,正在與國貿及關務系統進行協作。細節部分尚未完整,但之後會對外宣布。我們一定會執行相關措施,因為這關乎保護本地廠商的利益。
水泥業、鋼鐵業會納入列管
彭啓明也舉例水泥業,從印尼、越南進口的水泥約佔國內市場的三分之一,這部分未來一定會納入列管,其次是鋼鐵業,主要受影響的是這兩個產業,其他產業則是進口量較小並無此問題,因此,目前正在與國貿單位及貿易總署討論解決方案,細節部分還在進行。
此外,彭啓明也提到,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對各國關稅訂定有不同的作法,因此現在也在觀察美國關稅與CBAM如何融合,是未來的重點。
對於總量管制,彭啓明則提到,目標是 2026 年下半年開始實施,並於 2027 年正式推動,不過,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甚至比碳費更難推動。例如,若要設定台積電(2330)的碳排放上限,應該是1,000 萬噸還 800 萬噸?這涉及總量管制的目標,必須經過充分討論,因此,總量管制與碳費若要並行,可能需要較長的適應期。目前,大約九成的企業會選擇「B 方案」,即提出自主減碳計畫,其中約二成會採用「A 方案」。未來,我們可能讓部分 A 方案或 B 方案企業納入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機制,使其逐步從碳費過渡到新的制度。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