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彭啓明:今年先修訂法規 2026年組碳交易先行者聯盟

本文共715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即時報導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先前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中就已提出,2026年將試行總量管制碳交易,環境部長彭啓明12日表示,今年將會先聚焦在法令修改上,預計2026年下半年尋找可以先行的企業組成「先行者聯盟」,同時也會參考鄰近國家日本、韓國的制度,與國際同步。

彭啓明12日出席「2025永續長新春議合茶會」會後受訪時針對碳交易表示,碳費未來會持續,因為大家都期待綠色金融可以有更好的發展,此外預計今年就會開始研議總量管制,環境部也希望引入韓國、日本相關制度,未來半年至1年間將聚焦法令修改,研議總量管制的排放交易制度,並預計於2026年下半年找優秀國際企業一起合作,組成「先行者聯盟」。

彭啓明進一步說明,碳費與碳交易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會由市場機制決定碳定價的價值,目前國內減碳1噸的成本約落在3,000元至2、3萬元之間,未來若有更好的碳交易機制,會讓推動綠色金融時「碳資產」的認定更明確,發展的會更快。

此外,對於環境部現已開始推動自主減量計畫,其A、B優惠費率方案差異,是否與未來推動總量管制的天花板差不多?彭啓明表示,總量管制其實是會更嚴格,環境部也很訝異,有九成企業會提出B(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也有大約2、3成提出A(行業別指定削減率),基本上,如果選擇A的企業,應該很適合做總量管制的排放交易。

彭啓明解釋,最終不會所有企業都走到總量管制的排放交易,會先由好的、有條件做的企業參與,並與國際同步,例如台積電(2330)未來也要加入歐盟、日本、美國部分州的總量管制的碳交易制度,所以環境部會優先邀請適合的企業試行參加。

至於高碳洩露行業可適用1折碳費、但行業別則待環境部認定,彭啟明指出,主計總處已公布產業關聯表,會依據此訂定標準,盼在1至2個月之內定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20共機逾越海峽中線6共艦擾台 國軍嚴密監控應處
下一篇
電價審議會即將登場 經長喊話盼撥補台電過關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