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台灣區塊鏈大學聯盟呼籲 透過教育解決虛擬詐騙

本文共1572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即時報導

立法委員葛如鈞、黃珊珊日前與台灣區塊鏈大學聯盟共同舉辦「dEDUCon:會員大會暨區塊鏈教育論壇」,會中不僅聚焦區塊鏈技術與教育,更著重於如何透過教育力量解決虛擬資產洗錢、詐騙等新興科技可能導致的全球性挑戰。

與會嘉賓包含葛如鈞、黃珊珊,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長吳穎沺、亞洲金融科技聯盟主席蔡玉玲、中華民國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鄭光泰,以及台灣產官學界、公協會負責人,和台北市、新北市政府及美國在台協會代表。與會嘉賓在場見證了全台三十餘校區塊鏈社團共同簽署之「區塊鏈反詐騙反洗錢教育備忘錄」,強調科技中性,但可以透過教育向善,從培育校園種子做起,教育為科技賦能,實現正向應用。

台灣區塊鏈大學聯盟理事長彭少甫指出,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優秀的區塊鏈人才及工程師,也擁有相對友善的發展環境,並且在公會及各協會的努力之下,在產官學間建構了良好的溝通及自律機制。其強調大學聯盟發展至今已成為全亞洲最大的區塊鏈學生社群,有責任落實新興科技的教育,從基礎的教學、工作坊,到與各校合作的學分課程以及專業讀書會,自2019以來已成功培養了許多業界的生力軍,為產業輸送了許多具技術及經驗的優秀人才。

彭少甫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反詐騙、反洗錢知識的普及,並推動將其導入正規課程,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能掌握識詐技巧及風險的概念,正確的教育是預防詐騙的最佳手段,若是台灣能更普及科技教育及金融素養教育,將能有效降低受詐騙人數及金額,也減少檢調、司法機關的負擔。

葛如鈞指出,區塊鏈將會逐漸被社會、企業甚至各國政府所接受。技術中立但可能會被誤用,如何從教育角度平衡科技發展,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黃珊珊則表示,其任務就是讓科技在政府的引導下成為正向的力量,而不是逃避或忽視它的存在,並呼籲透過教育與政策的結合,引導科技為社會創造價值。教育部吳穎沺司長認為台灣真的已走到知識經濟的社會,真正的專家不一定來自學校,社群產出的知識與經驗與學校的知識有著不同特性,為了解決新的科技問題,雙方必須不斷創新與合作。

蔡玉玲則以國際視野剖析區塊鏈的發展潛力並分享區塊鏈技術在國際論壇中的討論比例越來越高,特別是在支付、金融與資產配置的應用上,其指出台灣將能在區塊鏈與金融科技領域成為全球舞台上的重要角色,這有賴產官學各界的團結努力,特別是基礎教育及專業教育的普及與深化;中華民國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鄭光泰亦強調,教育不僅是技術傳遞的媒介,更是實現社會價值的重要橋樑。

於教育論壇中,本次活動邀請了士林地檢主任檢察官羅韋淵、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科技金融研究所長徐珮菱、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廖世偉、幣託集團副總陳奕伶、XueDAO創辦人林柏丞、台灣虛擬資產反洗錢協會理事長簡書永、鏈新聞官有訓主編就虛擬資產反詐騙及反洗錢專題以及區塊鏈教育專題分享經驗。

羅韋淵分享了最新虛擬資產相關詐騙的案件實例,並指出犯罪者利用受害者對虛擬貨幣知識的不足,迅速轉移資金至境外交易所。國際合作和公私協作是追查這類案件的關鍵。徐珮菱教授則提出,反詐與反洗錢教育需納入正規課程,金融素養教育應延伸至區塊鏈技術和虛擬資產,讓學生從基礎學起,逐步掌握反詐騙的風險識別能力。

在論壇中廖世偉回顧了台大區塊鏈課程的設計,認為應在課堂上結合實作,例如教學生設置錢包與操作智能合約,讓理論與實務結合。然而,教育不僅教技術,還應強調風險管理與合法合規;陳奕伶亦分享了幣託集團在線下教育方面的經驗,特別針對中老年族群設計了簡單易懂的課程,教導如何辨識錢包與交易安全,並且在產品設計中加入友善提示,以提升使用體驗與安全性。

台灣區塊鏈大學聯盟於2024年12月10日在立法院成功舉辦了「dEDUCon:會員大會暨區塊鏈教育論壇」。論壇不僅聚焦區塊鏈技術與教育,更著重於如何透過教育力量解決虛擬資產洗錢、詐騙等新興科技可能導致的全球性挑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全國運動會場地進度超前 承攬商捐裝備及扶植基金給雲林2校
下一篇
2035減碳目標挑戰40% 環長表示新數據「很有企圖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