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42字
交通部公路局10日指出,未來的車輛動態資訊管理中心將會朝向全面AI化,不僅可強化資安、優化緊急通報系統、現場人力也有望減少三分之一,預計2025年下半年會公開招標,並開始建置相關系統,隨後開始進行資料移轉,預估最快2028年可上路。
公路局指出,車輛動態資訊管理中心主要是針對全台各地的公路客運監控狀況,可針對大客車駕駛的駕車時間、行車路線導入科技化管理。在事前,也可透過該中心掌握預約入園車輛資訊,向業者宣導駕車時間規範;事中則透過即時監控掌握車輛運行,對異常事件即時通報處理;事後則結合統計報表輔助公司查核,確保大客車駕駛遵守駕車時間規定及行車路線。
另外,公路局也整合全國公路客運及15縣市市區公車資訊,將其資訊發佈於公路客運APP及公路客運即時動態資訊網,提供民眾查詢路線、站位、時刻表及預估到站時間等資訊,並將每條路線的梯形票價表設計簡潔易用的票價查詢介面,同時連結各區域生活圈TPASS通勤月票,讓民眾清楚了解所選路線是否屬於TPASS適用範圍,為民眾在路線選擇及費用評估上提供可靠參考,透過資訊服務的整合,大幅提升公共運輸服務的友善性。
公路局也提到,未來也會積極朝向全面AI化,主要是要針對車輛動態資訊管理中心的系統優化,目前因在緊急狀況通報還是必須要仰賴人力打電話,未來如果導入AI後,不僅可以讓通報流程更加順暢,也能讓反應更加即時,並且在人力方面也能減少現在人力的三分之一,不過現場仍需留下必要人力監控。
此外,公路局也提到,資安系統也是未來相當重要的議題,因此在未來優化系統過程中,也會讓AI與資安結合,強化資安,相關細節仍在跨部會討論中,預計最快會在2025年下半年公開招標,並著手建置,建置後預估大概需要三年時間轉移數據資料,按此推估最快2028年將可全面導入AI。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