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國內首樁碳權交易 成交

本文共576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首樁國內碳權交易昨(9)日成交,成交的專案是台北101大樓停車場採用高效率光源,共有30公噸碳權,每噸3,500元,買方為台灣地方再生公司,成交總價10.5萬元。碳交所表示,首樁成交案是對國內產業減碳的具體鼓勵,預期接下來將有更多商品上架。

國內碳交易平台在10月2日上線,首波上架六個專案共6,080噸碳權,交易價格在2,500元至4,000元,不過有五個專案在銷售期間(一個月)因沒有成交而下架,架上僅剩銷售期間到明年3月底的「台北101大樓停車場採用高效率光源」,昨天由台灣地方再生公司全數買入。

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後續台灣地方再生公司要使用這批碳權,也必須向環境部申報。由於是首樁成交案,相信會對大眾及企業有具體鼓勵,期反映產業的減碳成本,刺激產業持續減碳。

由於台灣減碳成本高,也需要更多鼓勵機制,預料不少中小企業投入減碳,取得的碳權一定會將本求利進入市場銷售,在陸續有成交後,將會帶動更多擁有碳權者上架交易。

根據台灣地方再生公司官網介紹,該公司以解決全球能源問題及溫室氣體過度排放造成的全球暖化環境問題為目標,以開發創新綠色技術及永續商品為發展主軸,針對綠色技術及永續市場痛點與發展困境,提供整合解決方案。

國內碳權的法定用途包括環評增量抵換以及抵減碳費。例如廠商若要擴廠,所新增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有十分之一用國內碳權抵換;另一個是抵減碳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黃國昌盼民眾黨拚北市議員再增2席 稱N+1非決策
下一篇
川普就職韓國瑜確定無法觀禮 外交部:其餘行程不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