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不會 AI 的醫師恐被取代?衛福部擬推生成式 AI 指引

生成式AI於醫療場域應用研討會今天舉行,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左)、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右)共同參與。李建璋表示,衛福部正在訂定生成式AI使用指引,希望解決外界擔心AI的「幻覺」疑慮。 記者李青縈/攝影
生成式AI於醫療場域應用研討會今天舉行,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左)、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右)共同參與。李建璋表示,衛福部正在訂定生成式AI使用指引,希望解決外界擔心AI的「幻覺」疑慮。 記者李青縈/攝影

本文共1266字

聯合報 記者李青縈/台北即時報導

生成式AI是全球熱門話題,醫療產業也漸漸導入。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指出,醫療應用包含書寫結論、疾病輔助判斷、報告產生效率提升等。生成式AI必須以風險為中心思考應用,衛福部正訂定生成式AI使用指引,預計明年第一季出爐,希望解決外界擔心AI的「幻覺」疑慮。他也說,不用擔心AI會取代醫師,但是不會AI的醫師會被取代。

李建璋今出席生成式AI於醫療場域應用研討會,他指出,生成式AI目前在醫療界的三大應用。

一、醫護人員書寫工作效率提升,如護理師、營養師、藥師在AI幫助下,平均一天可以省下1.5至2小時。

二、疾病輔助判斷,李建璋舉出日前加拿大男童案例,患者四歲後因為痛無法站直,家人求助許多名醫、做了抽血、MRI等檢查都找不到答案,最無助時,把症狀輸入chatGPT,竟然意外得出「脊髓牽扯症候群」的診斷,透過AI輔助找到更多可能。

三、生成式AI可與跟文字結合,快速輸出報告。李建璋以自身經歷為例,MRI檢測後,看報告得等上3個月,但隨著視覺模型發展,做完檢測當天拿到報告已經不是問題。有人擔心AI發展讓放射科、病理科醫師失業,他說,「AI永遠不會取代醫師,但是不會AI的醫師會被取代」。

李建璋以南韓為借鏡,醫師人力缺乏下,若沒有AI輔助醫事人員減輕負擔,人力恐面臨短缺,一旦像南韓一樣貿然增加醫師員額,可能引發罷工危機,發布戒嚴令時還不忘叫醫師上班。

長遠來看,AI發展意義重大,但生成式AI外界有兩大擔憂。

李建璋說,衛福部的公文原本更早就要透過微軟Copilot應用,但是微軟4月以前在台灣沒有資料中心,必須把資料保存在香港,等同國家公文保存在香港,資料主權喪失,於是合作緊急暫停。微軟成立在台資料中心後,衛福部才重啟合作並且簽約保障所有語言模型資料都要留在台灣,力保資料不出境,也鼓勵科技業者在台設立資料中心。

另一個擔心是AI的「幻覺」,李建璋表示,AI可能會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但若因為拒絕使用AI,彷彿活在石器時代。衛福部正訂定生成式AI使用指引及推論式AI指引,以風險為中心考量,預計明年第一季出爐。

他舉例,AI推薦病人依醫師專業掛號有誤,若推薦有誤,應不至於立即對病人造成生命危險;若AI提供心理輔導,甚至推薦不適切的緩解方式,就可能造成危險。

李建璋說,衛福部的公文原本更早就要透過微軟的Copilot應用,但是微軟4月以前在台灣沒有資料中心,最近的資料中心在香港,若使用等同於國家公文保存在香港,資料主權喪失,合作緊急暫停。後來微軟成立在台資料中心後,才重啟合作,並簽約保障所有語言模型資料留在台灣,力保資料不出境,也鼓勵科技業者在台設立資料中心。

另一個擔心是AI的「幻覺」,李建璋表示,AI可能會出現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但如果因為此項擔憂就抗去使用AI,那彷彿活在石器時代,因此衛福部正在訂定生成式AI使用指引,必須以風險為中心考量,例如風險很低的衛教或是推薦病人合適的醫師。

他舉例,AI推薦病人依照醫師專業推薦的掛號有誤,不會造成太大的生命危險,但如果是AI提供心理輔導,甚至還推薦不適切的憂鬱緩解方式就可能造成極大危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南市楠西規模5.7地震 嘉南最大震度4級
下一篇
賴總統視察春節疏運 關心海外詐騙要求桃機多宣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