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成大研究:全球17山區高「氣候速度」威脅生物多樣

本文共765字

中央社 記者張榮祥台南28日電

全球暖化,成功大學研究發現,全球50年來17個山區經歷相對高的「氣候速度」,這些高風險山區分布廣泛,涵蓋全球32%山區,顯示山區生物多樣性面臨廣泛威脅。

成大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科學家長期以來欲了解持續暖化地球現象,其中山區生物要攀升多高海拔距離,才能維持在適應溫度,也就是「山區氣候速度」,但因全球山區氣候與地形複雜,氣候測站密度極低,問題難以回答。

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陳一菁、中央研究院及跨國團隊,利用衛星數據與熱力學定律「濕絕熱溫度遞減率」,研究推估全球山區氣候速度,呈現山區生物多樣性面臨壓力,論文今天發表在國際期刊Nature。

研究指出,全球50年來17個山區經歷相對高的氣候速度,這些高風險山區分布廣泛,涵蓋全球32%山區,從阿拉斯加育空地區到南非,從地中海山區到東北亞,橫跨乾旱及濕潤氣候,與多個生物多樣性熱點重疊,顯示全球山區生物多樣性面臨廣泛威脅。

成大表示,跨國團隊運用逾1萬3000筆生物資料及最新推估山區氣候速度;在氣候速度低區域,生物仍有機會追上氣候變遷,但氣候速度快地區,亟需對應保育措施。

全球山區氣候速度有極大差異,取決於溫度上升幅度,水氣多寡也有影響;濕潤氣候會降低溫度遞減率(氣溫隨著高度上升而遞減幅度),造成氣候速度更快,包括蘇門達臘、台灣、日本、南非等都屬於這樣條件,造成生物要攀升到更高海拔,才能維持在適合溫度,若生物反應落後,將極不利生存。

陳一菁說,山區生態系是支援人類生活極為關鍵系統,氣候變遷對山區生物多樣性影響不容忽視;確實掌握當地氣候速度,有賴建設山區氣候監測網,測量溫度、溼度及雨量都很重要。

此外,減緩氣候暖化不可忽視,降低氣候速度有助於生物適應,增加棲地連結度與完整性,生物才能藉由分布改變、適應氣候變化;台灣積極推動國土綠網,串聯低地到山區自然棲地,格外關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社會創新式震後重建 廖嘉展、顏新珠助桃米蛻變
下一篇
台美倡議談判聚焦三議題 第二階段下周台北登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