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水資源管理挑戰加劇 民調揭示認知落差與轉型契機

 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中興工程董事長陳伸賢、TAISE執行長顧洋、中華民國水利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鍾朝恭。
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中興工程董事長陳伸賢、TAISE執行長顧洋、中華民國水利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鍾朝恭。

本文共1100字

經濟日報 鄭芝珊

全球極端氣候加劇水資源風險,聯合國預測2025年將有超過27億人面臨嚴重缺水危機。台灣因地形與降雨分布不均,水資源管理面臨嚴峻挑戰。為了解民眾對水資源管理的看法,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公布第三屆《因應氣候變遷永續水資源管理民意調查》結果,日前舉辦記者會,邀請產官學界共同解析。

調查透過市話與手機隨機抽樣,完成1,010份有效樣本,誤差在±3.08%內,具全國代表性。結果顯示,民眾對水資源的基本認知存在明顯落差。台灣實際用水結構中,農業用水占70%、民生用水20%、工業用水10%,但62.2%受訪者誤認工業為最大用水類別,顯示社會大眾對水資源分配的理解仍需加強。中華民國水利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鍾朝恭指出,民眾的錯誤認知可能影響政策支持與公共行為,顯示水教育的重要性。

調查也顯示,民眾對新興水源接受度提升,97.1%支持再生水用於非人體接觸用途,86%支持工業優先使用再生水或海水淡化水。前水利署長陳伸賢表示,再生水經三級處理後水質穩定,成本較海淡水低,每度約18元,適用於工業與部分民生用途。海淡水則適合乾旱與離島地區,但每度水成本約20至25元,且電力耗能高,未來技術若提升,或可成為主要供水選項。然而,調查發現雖然97.1%民眾支持再生水使用,但九成民眾不知各地水資源回收中心已提供免費再生水,顯示政府宣導仍有強化空間。

在節水行為方面,68.6%受訪者認為節約用水與減少漏水最有效,46.5%已主動改變用水行為,如安裝省水設備或回收利用。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氣候變遷下,節水不只是個人行為,更是全民韌性的展現。

水價議題方面,61.9%受訪者支持調漲生活用水價格,其中每度12元為最常被接受的價格(24.7%)。支持度與學歷呈顯著正相關,顯示政府應從基礎教育強化水資源認知,縮小民眾理解落差。此外,近八成民眾支持調高工業用水費率,顯示未來政府若推動差別水價制度,社會已有一定支持基礎。

區域供水品質差異仍待解決,調查指出,中部地區近三年內停水2至3次的比例為36.6%,高於全國平均的34.8%。全台自來水滿意度約七成,但南部不滿意者達30.9%,高於北部的24.7%。此結果凸顯區域供水品質不均,政府需因地制宜提出改善策略。

TAISE執行長顧洋表示,調查結果反映出台灣水資源管理的轉型契機,社會已逐步接受替代水源與合理水價,下一步應強化水教育與資訊透明,以推動永續治理。本次記者會由TAISE主辦,顧洋邀請中興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陳伸賢、中華民國水利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鍾朝恭、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共同發表調查結果,呼籲社會各界關注氣候變遷下的水資源管理議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加強資安,逾2成上市櫃企業設置資安長 TESG永續評等加分
下一篇
扶輪精神耀全球 3482地區年會圓滿落幕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