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16字
永續發展思潮與行動深入各行各業,帶動整體產業邁向永續發展,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 5日宣布新設台灣零售永續獎、台灣農業永續獎、以及台灣永續觀光獎,自即日起至明年一月中開放註冊繳件,獲選標竿企業將於四月中公開頒獎表揚。
TAISE董事長簡又新表示,基金會2007年成立以來,即致力透過獎項選拔的正面力量,陸續鼓勵各企業、大學、醫院、政府和NGO組織對接國際標準,落實各項永續發展表現。一路以來從永續報告書出發,陸續拓展獎勵範圍到ESG各面向,隨著永續意識逐漸生根,也依據各不同產業特性獨立設獎,推進產業和所屬價值鏈深化永續作為。
以本次新設的「台灣永續零售獎」來說,主要考量「零售業」作為連結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橋梁,透過通路力量,有助影響消費者建立永續消費觀念和生活模式,更能藉由妥善的管理作為,促進整體供應鏈綠色轉型。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長蘇文玲說明,零售業從設計到製造、包裝與運輸、通路銷售、消費者使用和最終處置都有許多可以著力之處,包括減少包裝、加強銷售場域能源管理,到鼓勵消費者使用綠色商品,提供維修使用、二手銷售、回收再製等服務,都能產生許多促進企業永續發展的實質效益,還能強化企業競爭力。目前經濟部已經整合許多資源,像是開辦商業部門減碳人才課程、設備汰換資金補助、節能和低碳經營模式轉型輔導等,以帶動所有零售產業永續。
從零售往前推進,「農業」則是支撐人類生活需求最重要的產業,不只供應生存所需食物,包括棉麻等許多經濟作物,同樣扮演日常不可或缺的角色。時至今日,為了達成淨零目標,農業蘊含的自然碳匯,更是受到矚目的功能。
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長林裕彬提到,去年COP28提出永續農業、糧食系統的韌性和氣候行動宣言,呼籲提升農業適應力和韌性、促進糧食安全與營養、支持農業和糧食系統工作者、加強水資源管理、最大化氣候和環境效益,落實實際創造永續農業,需要重新規劃農業生產系統,從農場到全球社會都必須投入參與。農業部已經提出永續農業ESG方案,包括暖心農村、生態保育和淨零永續等不同面向,期待農業領域以外,各企業組織都能共同響應。
至於「觀光」產業,表面看來似乎是無煙囪工業,但在拓展觀光設施、提升地方經濟同時,難免也可能導致過度開發自然資源,對環境和當地居民帶來衝擊,如何在享受旅遊樂趣之際,兼顧生態保育,同時照顧旅遊景點所在社區居民共融,更需要觀光業者和所有遊客支持,達成環境、社會和經濟和諧共生的永續發展願景。
前台北市觀光傳播局長、看見台灣基金會顧問脫宗華提醒,根據聯合國和相關國際觀光組織的主張,永續觀光除了要兼顧ESG,還更強調「文化」的維護與尊重。他舉例,以捏麵人這項傳統技藝來說,對於在地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必須仰賴觀光客消費才能延續。然而旅客花錢享受當下,還必須尊重在地社區,學習不同文化間的理解與寬容,正是「台灣觀光永續獎」評選標準特別納入「文化保護與促進」指標的理由。
台灣永續零售、永續農業和永續觀光獎即日起開放報名,各獎項除了國內合法立案相關業者之外,永續農業與觀光獎也歡迎政府機構、大學相關參與。為了鼓勵跨領域、跨機構夥伴合作,各獎項還增設「合作夥伴獎」,呼應SDG17夥伴關係目標,實現永續共好未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