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威捷生醫攜手芝加哥大學推AI精準檢測服務平台

本文共1406字

經濟日報 劉美恩

智慧醫療因科技而跳躍前進,但近年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卻使得肺結核疾病的治療在這期間被忽略。即使威捷生醫的「AI檢測」在肺結核篩檢服務不得不放緩,但與蓋兹基金會的合作仍持續推進中。不論是COVID-19、肺結核甚至癌症,精準檢測成為醫學未來重點。這個趨勢給高雄新創-威捷生醫帶來良機,威捷生醫趁勢整合更多AI檢測軟體,一舉打入各大醫療院所與海外巿場。

威捷生醫創辦人林裕森。 威捷生醫/提供
威捷生醫創辦人林裕森。 威捷生醫/提供

新創團隊威捷生醫創立的隔年,就加入高雄巿政府經濟發展局成立的DAKUO數位內容創意中心。威捷生醫創辦人林裕森核心鑽研 AI 演算法,應用AI辨識軟體發展出一套如同印表機大小的顯微鏡檢儀器,以倒立顯微鏡為架構,內建NVIDIA GPU運算功能,形成邊緣運算中心;醫生只要將檢驗玻片放入,就能快速分析,產生辨識結果。這套設備擁有六項專利且已取得日本FDA醫材認證。

全世界的醫療體系都需要數位工具和AI來減少錯誤並落實精準醫療,而醫院每天創造的大量資料就是AI演算法的基礎。過去不論是肺結核、癌症病理學,都由醫生以人工方式執行顯微鏡檢查,不僅速度慢,檢測敏感度也不高,直到近年 AI 技術精進,出現重大轉機。

威捷生醫透過經發局的協助與各大醫院合作,主打肺結核檢測,雖然傳統肺結核平均人工檢驗敏感度僅 40至50%,但是透過威捷的 AI 辨識,敏感度倍增到 90%,鑑別度95%以上。林裕森分析,一個醫檢師每天檢驗數十張玻片、容易疲累且視野有限;但應用人工智慧不會疲勞,敏感度自然提高。

全球肺結核每年新增900 萬~1,000 萬病例,過去在台灣平均每年有 8,000 例,但在COVID-19疫情之後,到今年10月初通報病例僅4588例,這意味著有更多潛在病患在社區中,其中原因包括COVID-19讓許多潛在病人不敢就醫,而醫檢人員全力投入抗疫,拖垮肺結核檢驗腳步,但也讓各大醫院開始思考AI 篩檢肺結核必要性。

肺結核鏡檢系統也可使用在胸腹水細胞病理學,用來偵測肺癌、肝癌等胸腹癌的檢測上。
...
肺結核鏡檢系統也可使用在胸腹水細胞病理學,用來偵測肺癌、肝癌等胸腹癌的檢測上。 威捷生醫/提供

威捷生醫以AI 取代人工鏡檢,突破醫檢人力稀缺的問題,能有效篩檢肺結核病患,已獲許多醫學中心的合作與重視。在AI檢測基礎下,這套肺結核鏡檢系統也可使用在胸腹水細胞病理學,用來偵測肺癌、肝癌等胸腹水癌細胞的檢測上,目前威捷與國內多所醫院合作,已取得40萬張細胞影像學,開發出癌症細胞的演算法,可快速診斷四期轉移之癌末病人。

此外,林裕森強調,美國是全球病理學檢測最大巿場,每年巿場規模約為20億美金,一次性的採購模式,難以打入海外巿場。但是在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協助下,威捷調整商業模式,以租賃投放服務,進軍海外巿場,3 至 9個月就能回收硬體成本,讓這套系統推廣到全世界。

林裕森今年在國發會台灣-柏克萊生醫創新加速器計畫期間,也與芝加哥大學Nightingale Open Science基金會合作,發想出一套創新的商業模式,該基金會號召全球AI專家,開發最佳AI演算軟體。威捷應用這套AI檢測設備提供參賽者進行演算,開發出AI軟體,並以軟體平台方式內建在系統內,不僅可檢測肺結核,未來各種AI檢測軟體都能在這系統運作。

創辦人林裕森鑽研AI演算法,開發出一套如同電腦的大小、並設計倒立顯微鏡的檢驗儀器...
創辦人林裕森鑽研AI演算法,開發出一套如同電腦的大小、並設計倒立顯微鏡的檢驗儀器。 威捷生醫/提供

擁有醫學背景的林裕森在AI 輔助肺結核檢驗上創下佳績,2016年成立「威捷生物醫學」公司。威捷從自行開發軟硬體技術,到布署海外巿場規劃,都在安永團隊輔導下,一步步往海外巿場進軍中。

如同蘋果App Store,威捷生醫預計在AI檢測巿場,發展出一套平台服務經濟,降低導入門檻,讓傳統人工鏡檢走入歷史,真正的打開AI檢測時代。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年紀增長視力變差正常?醫:每10位長輩約有1位失明源於黃斑部病變
下一篇
台日搭建互利合作平台 助醫療器材通用設計產品推廣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