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71字
國立臺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傅耀賢長期投入太陽能板回收及循環經濟,榮獲經濟部第9屆「國家產業創新獎-產學貢獻組」獎項,由行政院長卓榮泰頒發,表彰其在綠能科技研發與循環經濟產業界的卓越貢獻。傅院長於典禮中邀請卓院長一同舉起南大旗幟,期盼展現南大在人才培育及產學合作上的投入與支持。
傅耀賢自2005年起服務於國立臺南大學近20年,致力於綠能科技人才培育。近年來,在經濟部、國科會及環境部等跨部會計畫支持下,他於2021年創立南大首間衍生公司「鴻躉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移轉專利逾31項,金額逾新臺幣1.5億元。該公司更成功進軍美國南加州,設立太陽能板回收處理廠,其回收技術通過加州嚴格法規檢驗,為拓展國際市場奠定基礎。
傅耀賢秉持零廢棄、資源循環、環保低碳的永續理念,其研究團隊開發PV Circulator,提出零污染、低碳排的一站式廢棄太陽能板完全回收智慧處理方案。此方案運用AI辨識、機器學習和雲端資料庫,自動辨識多種太陽能板並下達最佳處理參數,回收資訊自動儲存於雲端並共享,解決廢棄太陽能板的環境衝擊,使物料回收再利用,成為低碳原料重返產業鏈,促進循環經濟。
傅耀賢表示,創造「善的循環」是他投入循環經濟研究的初衷。他從事太陽能板製造研究逾20年,不忍自己研究多年的產品,退役太陽能光電板被「顧人怨」。近年轉進太陽能板循環回收再利用的技術研發,2024年更成立「太陽能電池循環經濟產業聯盟」,分享資源再生與循環經濟,串聯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傅院長也不忘提攜團隊後進,培育永續科技的優質人才,帶動校園創新創業的風氣。
針對本次獲獎,他也特別感謝臺南大學對其投入永續發展、循環經濟的支持,認為學校是教師推動產學合作最有力的後盾,使他能專注技術研發,加速成果落地產業、創造社會效益;這與卓榮泰院長在頒獎典禮中強調的「創新驅動、普惠大眾」理念正相呼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