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398字
走進國立聯合大學校長侯帝光的辦公室,門邊迎來「產學共訓」、「AI協力」兩塊匾,用來時時提醒聯大「取之於產業、用之於產業」的創校理念,來落實培育國家需要的人才,利用聯大得天獨厚的天時、地利、人和,與辦校核心DNA的堅實底蘊來教好學生,以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在2024年10月1日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合併為東京科學大學)為標竿,讓聯大學生無縫接軌職場,為國家政策產業孕育將才,他更矢志要帶領聯大朝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邁進。
產學共訓 就業即戰力
侯帝光校長說,以學生結構來定位,聯大屬於「教學型大學」,發展「產學共訓」就是現階段校務發展主軸核心價值。從推動「PSI產學人才共訓」策略方案,透過產業學程(Program)、產業專題(Study)與產業實習(Internship),和業界進行合作發展跨域課程共訓人才,逐步邁向如日本名古屋大學與豐田集團長期產學合作的「策略型產學合作」;使聯大學生學用合一,不僅擁有本科專業,更具備就業即戰力。
侯帝光校長指出,聯大現正與產業攜手共訓,包括:理工學院與苗栗粉末冶金產業聚落合作,推動材料科學與精密製造技術發展;玻璃與光纖材料研究中心,結合先進特用玻璃技術合作聯盟,應用於建築節能、光電面板、生醫材料等領域;促進產業升級、電動車領域產學合作,攜手富田電機、上銀科技等企業,提供學生產學實習機會,強化就業競爭力。
另,為協助地方茶農進行農藥殘留檢測,聯大在2022年設立農藥檢測中心,為苗栗農業發展提供科學支持;與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產學合作備忘錄,有效整合學術與實務資源,強化學研合作機制;以及114學年度啟動京元電子導體產業學分學程,培養具備國際視野與實務能力的產業即戰力人才。
布局AI協力 發展AI跨域的教育地圖
現在企業更喊出「No AI No Future.」。針對AI發展以接軌全球,聯大延聘中華民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丁川康教授擔任副校長,為聯大量身打造AI發展策略。丁川康表示,推動聯大AI先進、跨域的應用,在教學方面,統整學校AI課程,並加入「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發展AI跨域的教育地圖。
此外,即將完成設置AI教室,並規劃成立校級AI研究中心,以先進技術研究、產學應用,並與客語學院、設計學院、智慧製造等串聯,訓練學生與產業無縫接軌;發展AI的關鍵「算力」,則打造AI研究中心,配置先進的計算設施,推動生成式AI的前沿研究,構建跨學科合作的平台,同時加強與產業的連結,促進實務應用。
把學生教好 是根本
侯帝光校長強調:「把學生教好,是學校的根本。」他常聽業界形容聯大畢業生,乖巧、任勞任怨、使命必達,是千里馬型的企業將才。自民國53年第一屆畢業生,聯大校友已逾8萬餘人,廣布於各產業領域的高級與中堅人才;他期許,聯大學生擁有本科專業,更要培養跨領域、自主學習、國際化的深耕學習,並融會AI與永續力,扎根「產學共訓、AI協力」為發展主軸,聯大不只要培養好人才,更要培養懂得「利他共好」的正能量好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