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47字
邦泰複合材料董事長沈茂根日前應邀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發表專題演講,以其傳奇式的創業歷程與企業經營實務,啟發青年學子對未來職涯的多元思維與挑戰精神。活動吸引逾200位師生踴躍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暨大副校長曾永平於開場致詞指出,邦泰在沈茂根董事長領導下,成功轉型為低碳與循環經濟材料的關鍵供應商,近一季股價倍增,充分展現其產業競爭力與資本市場高度肯定,堪為我國推動ESG轉型的代表性企業。
沈茂根現年66歲,早年自牙醫系畢業即投入教學與演講,曾以一場演說吸引數百位醫師聆聽,為業界所矚。30多歲創立連鎖牙醫診所,後於12年前轉戰實體產業,透過公開市場收購邦泰公司,正式跨足高階複合材料領域,並成功布局台灣、中國大陸及越南等地設廠,建立完整製造體系。他回顧企業轉型歷程指出,初期面對年虧損達7.4億元的艱困局面,曾歷經銀行緊縮資金、營運重整等關鍵挑戰,最終於六年間成功轉虧為盈,並推升公司市值翻倍。他強調,「企業欲長治久安,須具備永續經營的韌性與創新驅動的動能。」
在ESG實踐方面,邦泰持續投入低碳與循環材料研發,包括以竹粉、咖啡渣、甘蔗渣為原料的生物可分解材料,已應用於7-ELEVEN馬來貘杯、全家便利商店環保餐具等知名商品。另在太陽能光電設備領域,邦泰開發之高強度、低碳排、可回收材料亦屢獲國際專利與大獎肯定。此外,邦泰更領先全球設置首座熱壓循環材料廠,協助國際品牌如Uniqlo推動衣物回收再製,實現碳中和目標,鞏固其在綠色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
沈茂根藉由分享其管理哲學,進而強調「行動力即是競爭力」,要求員工每年至少拜訪客戶15次,強化市場連結與顧客關係管理。他亦勉勵在場學生勇於跳脫舒適圈、勇敢追夢,把握年輕優勢開拓國際視野。另一方面,他提醒年輕人應優先選擇業務工作鍛鍊職場實戰力,並強調語言能力在全球化競爭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東南亞市場布局上,擁有當地語言能力者更具晉升管理職的潛力。他強調:「經歷越多失敗的人,更有機會累積成功養分。AI時代來臨,更需跨領域整合與終身學習,方能立足未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