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中興大學三學者榮獲113年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本文共1266字

經濟日報 蔣佳璘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得獎名單出爐,中興大學今年共有三位教授獲獎,分別是環境工程學系盧明俊特聘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賴盈至特聘教授以及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陳曄副教授,領域含括淨零循環經濟創新關鍵技術、柔性電子研發與環核苷酸訊號分子研究,興大在各學術面向蓬勃發展獲得肯定。

中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賴盈至特聘教授榮獲113年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中興大...
中興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賴盈至特聘教授榮獲113年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中興大學/提供

盧明俊特聘教授主要專長為綠色科技開發,包含四大領域:金屬及非金屬資源回收技術、綠色水及廢水高級氧化技術、綠色消毒技術及提升油品品質及燃燒效率技術。在提升能源及資源效率及回收水中金屬及非金屬資源,獲致良好的研究成果,近年來更著重在淨零循環經濟的關鍵技術,發展二氧化碳捕集及資源再利用技術。盧教授至今已發表超過200篇SCI期刊論文,累積76項專利,其創新成果不僅獲得產業界的認可,更為社會帶來實質性的貢獻,推動科技進步,並為解決當前複雜的技術挑戰提供重要的支持。在推動國際學術合作與交流方面,盧教授主導東南亞各大學建立姐妹校合作關係,並積極促進與國際知名學府的學術交流,致力提升臺灣在全球學術舞臺的聲譽。

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陳曄副教授榮獲113年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中興大...
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陳曄副教授榮獲113年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中興大學/提供

材料系賴盈至特聘教授專攻「柔性電子」研發,包含軟性電子(元件)、電子皮膚(感測)、奈米發電機(能源)、軟性機器人(機械)等交叉整合,建立臺灣少數能從材料開發、元件設計、到系統級應用的實驗室,研究成果獨具國際特色,每每都能吸引媒體目光,代表成果,包含:開創自發電機器人皮膚、可變形的機器人皮膚、可自修復機器人皮膚、有感覺的軟性機器人、電磁輻射奈米發電機、可收集自然能源的奈米發電衣物等。賴教授曾獲國科會2030國際年輕傑出學者、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年輕學者、5次國科會未來科技獎。2016年自興大任教至今,發表超過46篇文章,影響因子皆>10,平均超過15,31篇通訊作者文章影響因子皆大於15,所有發表皆為頂尖期刊,如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Energy、Matter等。超過166次國內外研究亮點報導,包含MIT Review Tech 中文版頭版專訪、Nature 期刊展望亮點、TEDx邀請演講、8次頂尖期刊封面。獨具特色的研究成果替臺灣和中興大學爭取國際聲量。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盧明俊特聘教授榮獲113年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中興大學/提...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盧明俊特聘教授榮獲113年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中興大學/提供

食生系陳曄副教授主要致力於以結構生物學探討細菌抗藥性機制並開發新的抗菌標靶蛋白和具有潛力的治療藥物,截至目前為止已發表50餘篇相關的研究論文於國際重要期刊。近期研究主要聚焦於新型環寡核苷酸訊號分子所介導之細菌防禦系統和其傳訊機制,五年內共發表了4篇傑出論文於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其研究成果闡明了細菌如何藉由新型核苷酸訊號分子來抵抗噬菌體的侵襲,並揭露人類抗病毒免疫蛋白與細菌抗噬菌體防禦蛋白的演化同源性,為臺灣環核苷酸訊號分子研究領域的先驅。陳曄副教授亦積極參與產學合作,利用研發成果,開發不會引起抗藥性的次世代抗生素,對臺灣抗生素抗藥性防治持續做出重要貢獻。

中興大學環工系盧明俊特聘教授(中)、材料系賴盈至特聘教授(右)、食生系陳曄副教授...
中興大學環工系盧明俊特聘教授(中)、材料系賴盈至特聘教授(右)、食生系陳曄副教授(左)榮獲113年度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中興大學/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嘉藥USR計畫再創佳績獲遠見在地共融組績優獎肯定
下一篇
大葉大學消防工程管理數位化研習班 領航產業數位轉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