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讀好文抽 AirPods!


本周獎品大升級!
讀 3 篇科技主題文章
👉AI、半導體、電動車👈


追蹤趨勢 登入閱讀拿好禮 🎧


不再通知

禾榮科技攜臺北榮總 合作探索BNCT治療難治型癌症新機會

本文共1072字

經濟日報 吳佳汾

禾榮科技自去年6月獲得中子放射照射系統醫療器材許可後,於同年11月10日啟動學術型復發性腦膜瘤臨床試驗。隨後,禾榮科技於12月與臺北榮總合作,啟動恩慈治療,為病情危急或無其他可行療法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至今,該治療已為13例(共18人次)患者提供服務。恩慈治療的適應症範圍也從過去以BNCT療效優勢為主的頭頸癌與腦瘤,擴展至胸腔、腰椎及腹股溝區附近的病灶,包括瀰漫性中線神經膠細胞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 DMG; 過去稱為瀰漫性內生性腦幹膠質瘤, DIPG)、復發性三陰性乳癌、復發性肺癌、間葉性軟骨肉瘤、復發性骨肉瘤、復發性惡性肉瘤、復發性脊索瘤和復發性黑色素瘤。

禾榮科技與臺北榮總在共同推動BNCT臨床研究的同時,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運用本土發展的創新技術,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與延長存活期的機會。臺北榮總為我國BNCT臨床技術發展之先驅,藉由醫界與本土產業禾榮科技的緊密合作,將共同打造世界級BNCT治療中心,成為全球醫療新技術的新焦點,以及國際醫療技術研發與交流的中心。

臺北榮總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吳元宏表示,BNCT結合藥物靶向的特殊放射治療方式,依據其二元靶向機制,能夠實現更高的腫瘤與正常組織的劑量比,從而有效殺死癌細胞。針對難治性癌症,尤其是自2016年以來北榮一直在研究的小兒DMG(瀰漫性中線神經膠細胞瘤)治療方案,現今於國產設備的支持下,我們能夠以恩慈治療方式為患者提供幫助,也為罕見癌症治療開啟了新希望。

臺北榮總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科主任王令瑋說,北榮放腫團隊於2010年即與清大開展復發性頭頸癌臨床試驗,針對無法切除且光子放療無效的患者,試驗結果充分顯示BNCT對抗癌細胞的威力。據先前在清大恩慈治療的經驗與國外文獻,對於輻射抗性較高的黑色素瘤,BNCT也有機會給予不錯的腫瘤抑制效果。我們也十分期待加速器硼中子捕獲治療技術的持續發展,加速探索此技術的潛力,以期有機會造福更多需要的患者。

我國BNCT技術的發展始於1992年,當時由國立清華大學啟動,並於2010年8月與臺北榮總合作,開始在清大原子爐進行復發型頭頸癌的臨床試驗。為了將BNCT技術發展成為醫院可部署的治療方案,漢民集團於2017年接手工研院與國立清華大學的加速器BNCT研發成果,並設立禾榮科技,在竹北建造了臺灣首座AB-BNCT治療系統。這一平台的建立不僅將大幅加速BNCT技術的發展,也奠定了我國在大型放射治療設備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同時也為癌症患者帶來更多創新治療的機會,致力於延長生命的長度與寬度。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紅牛聰勁攜手文大廣告系 翻轉創意行銷 引爆畢業展人潮
下一篇
水林接力辦徵才 植樹月邀民眾「苗」向愛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