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ETF 投資大趨勢/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配置加交易 動態平衡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記者曾原信/攝影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記者曾原信/攝影

本文共832字

經濟日報 記者高瑜君/台北報導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昨(18)日指出,2025年為台灣ETF 2.0元年,從純被動到如今加入主動的元素,為台灣ETF市場注入許多新量能;投資人也應從過往的配置導向轉為「配置加交易」、資產需要「動態再平衡」。

劉宗聖昨日出席經濟日報舉辦的「2025投資大趨勢論壇─解碼ETF致勝策略」活動,以「亂世投資 從股票、債券到商品的多元配置」為題發表專講。

他表示,觀察台灣基金產業,近幾年出現明顯質變與量變,從投資、產品偏好及投資型態都出現改變下,驅動境內基金規模呈現跳躍式增長;特別是因為人口老化,退休族對高股息產品、穩定現金流需求,從境外轉向境內投資、交易轉向配置、存股也存債。

統計至4月底,台股ETF規模今年持續成長至2.92兆元,規模超越債券ETF,成為第一大資產類別,也拉升占比提升至45.8%。近幾年台股高股息ETF為挹注台股ETF呈現跳躍式成長的關鍵主力,規模持續創新高,但成長速度放緩,2025年前四月增加314億元,成長1.7%;對比同期間,非高股息ETF(含市值、槓反等)突破1兆元創新高,前四月增加1,026億元,成長10.7%,成長幅度超越高股息。

受到川普關稅戰以及匯率大幅震盪影響,債券ETF受益人跟規模呈現同步減少趨勢,截至4月底,規模降至2.92兆元、受益人降至203萬人。不過,劉宗聖強調,債券ETF利息免併入綜所稅、與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優勢下,仍對有領息需求或退休族具有一定吸引力。

展望後市,劉宗聖表示,台灣ETF產品發展朝向多元化,主管機關2024年底時開放發行主動式ETF、被動式多資產ETF後,2025年5月第一檔主動式ETF正式上市,陸續還有多檔主動式股票、債券、被動式多資產ETF已上市或將募集,提供投資人短線布局的交易機會、以及中長期資產配置的投資便利。

此外,2025年來已有多家國際資產管理業者新加入台灣ETF市場,預估今年發行ETF家數將超過20家,外商投信的加入,將再帶動台灣ETF市場新成長動能、以及產品發展多元化。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每周5天、每天散步20分鐘,能降低40%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下一篇
張忠謀高科大畢業典禮演說全精華:30年不敗的必勝心法 不怕AI搶飯碗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