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租服業首家掛牌上市公司現身!包租代管六年半成長17倍 房市低迷也有「好生意」

房市示意圖。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房市示意圖。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本文共1072字

經濟日報 財訊雙週刊

在政府政策獎勵與法規制度逐漸健全之下,過去長期游離於法制之外的包租代管業,如今正快速轉型為台灣不動產市場的新興產業。《財訊》最新一期報導指出,包租代管在短短六年半內成長17倍,並催生出首家即將上市的業者,預示著租賃住宅服務業已邁入「黃金十年」!

從最初為了解決社會住宅供應問題而推動的政策措施,如今逐漸擴散為一股改變租屋市場的力量。截至去年底,全台累積包租代管契約數已突破10萬件,活絡的不僅是房東的節稅動機,更讓租賃住宅服務業(簡稱租服業)走向制度化、規模化經營。

《財訊》報導指出,自2017年起,政府啟動社會住宅興辦計畫,搭配《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上路,包租代管制度快速起飛。六年來,中央投入328億元推動四期包租代管方案,不僅提供租金補貼與房東租稅減免,連帶帶動合法租服業崛起,截至今年三月底,租服業登記家數已來到1826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業者兆基屋管,甚至宣布計畫於2026年IPO,將成為租服業首家掛牌上市公司。業內人士指出,包租代管已成為房市低迷時期的一門「好生意」,從散戶房東到建商餘屋,都成為潛在合作對象。

包租代管的崛起不僅使房東免於處理租客糾紛與瑣事,還能享有補助與稅賦優惠;對政府而言,則可提高租屋市場透明度,便於資料掌握與政策推動。例如,管理超過50間套房的資訊業主管孫先生,就選擇將出租物件交由專業代管,「省時省力又合法,還能節稅」。

目前,全台取得專業租賃管理證照的人數已逾兩萬名,業者繳交的營業保證金總額也突破3億元。據規定,管理戶數愈多,須繳交的保證金愈高,顯示整體市場規模迅速放大。《財訊》分析指出,台灣租服業已逐漸走向規模經濟。目前管理800戶以上的業者被視為大型業者,估計全台已有28家具備此規模,其中六都市場多由大型業者掌握。

此外,隨著政府租金補貼擴大、租金支出可列報所得稅扣除額、房屋稅與地價稅優惠制度啟動,租賃市場的黑數將逐步浮上台面,合法報稅、專業管理將成為主流趨勢。儘管發展迅速,但租服業也面臨競爭者眾、專業水平不一、補貼依賴等挑戰。下一階段的政策應強化評鑑與分配機制,促進優質業者脫穎而出,並強化弱勢族群租屋保障。

台北市租服公會創會理事長陳柏勳指出:「政策補貼不會永遠存在,最終要靠服務讓房東願意掏錢。」他強調,產業要從單純管理走向價值創造,無論是透過裝修翻轉、租轉售整合,還是提供「有溫度」的租賃服務,才能真正立足於這個產業。總統賴清德提出的「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畫」,預計在八年內達到25萬戶包租代管量能,進一步釋放市場需求,這將是租服業的「第二次爆發期」。

【完整報導詳見財訊740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上一篇
餓一點,人才活得更好更久?養生名醫揭實用「16小時輕斷食」,天天進行都可以
下一篇
粉絲尖叫!藏壽司「16款史努比扭蛋」登場 40cm玩偶、抱枕通通帶回家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