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競爭力排名拿第六 平史上最高名次紀錄 驚見有隱憂

本文共1273字

聯合報 記者陳儷方/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2025年IMD世界競爭力評比中,拿到第6名,平了台灣最高排名紀錄,比去年前進2名,主要是經濟表現大進步,從第26名一口氣進步到第10名的貢獻。不過,國發會表示,未來關稅談判還有不確定性,因此下半年景氣對台灣而言具有挑戰性。

IMD競爭力評比有四大指標,包括「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台灣在四大指標排名依序為第10名、第8名、第4名與第10名,其中「經濟表現」進步16個名次是總排名提升最主要的因素。

2025年IMD世界競爭力評比前5名國家為:瑞士、新加坡、香港、丹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024年IMD世界競爭力評比前7名國家為:新加坡、瑞士、丹麥、愛爾蘭、香港、瑞典、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去年相比,台灣今年擠掉愛爾蘭及瑞典,拿下第6名。

國發會分析,四大指標中的「經濟表現」,由上年的第26名進步至第10名,中分類「國內經濟」、「國際貿易」及「國際投資」排名顯著進步,顯示我國整體經濟動能增強,尤其半導體、AI、高效能運算等領域推升我整體出口表現;「就業」及「價格」排名則呈現下滑。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代理處長陳美菊表示,台灣去年的經濟成長率達到4.84%,是很不錯的表現,在細項指標中的「經濟複雜性指數」高居世界第2,出口的半導體產品都是先進製程,知識含量高,所以台灣能名列前茅;廠商對於供應鏈調整也充滿韌性,因此細項指標中的「經濟韌性」排名第4。

不過,台灣經濟相關指標也有隱憂,經濟表現細項指標「前五大貿易夥伴出口集中度(2023)」排名第60,居69個受評比國家的後段班。陳美菊指出,台灣出口主力是ICT產業,主要出口地區集中在美國、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這是因為供應鏈型態的影響,從IMD的排名來看,確實是比較不好的表現,因為普遍認為市場應該分散,這部分政府也在努力改善,協助產業全球布局。

台灣在IMD評比中,競爭力較弱的細項指標還有:外人直接投資存量占GDP比重(2023)、外資能自由獲得企業的控制權(2025),排名均為61;人口成長率(2024)、再生能源占能源需求比例(2022),排名均為51。

其餘3大指標表現,「政府效能」排名第8名,與去年持平,中分類「財政情勢」與「租稅政策」排名維持全球前10名水準,顯示我國在財政健全、稅制競爭力及法治環境等方面具備穩固基礎;「經商法規」排名較去年進步,「社會架構」排名呈略呈下滑。

「企業效能」排名由上年第6名進步至第4名,中分類「生產力與效率」、「金融」、「經營管理」、「行為態度及價值觀」排名皆高居全球前10名,其中「生產力及效率」排名由去年第9名大幅提升至全球第2名,是帶動我國「企業效能」指標排名推升至全球第4名的重要因素。

「基礎建設」排名第10名,與去年持平,中分類「技術建設」與「科學建設」維持在全球前10名,「教育」也進步3名至第11名,主要反映台灣不僅具備完善的研發基礎建設,教育體系也為科技創新與企業人才提供良好支持;「基本建設」及「醫療與環境」排名下滑,凸顯我國因應人口結構轉變與環境永續與包容性的迫切性。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代理處長陳美菊說明台灣在IMD競爭力評比排名前進至第6名。記者陳...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代理處長陳美菊說明台灣在IMD競爭力評比排名前進至第6名。記者陳儷方/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三元能源火警禍首現身 暫無爆炸之虞但不能斷水
下一篇
用15年從偶像走向演員,玉澤演想對年輕的自己說:再更從容一點,或許買些比特幣吧!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