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74字
富邦金控(2881)首席經濟學家羅瑋指出,美國為解決本身的財政問題,將提高關稅、或迫使他國增加美國投資,台灣部分產業可能面臨較大壓力,但台灣的高科技產業若能順利搭上AI投資應用普及風潮,也有機會進一步成長茁壯;目前國際情勢對台灣而言,是機會也是挑戰。
經濟日報、華南金控、合作金庫銀行將於20日共同主辦「2025大師論壇」,邀請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學教授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來台,以「川普時代的全球經濟展望」為題發表演講,同時與國內專家共同座談,羅瑋將出席與談。本論壇由富邦金控、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國泰世華銀行、亞洲大學協辦。
羅瑋指出,國際景氣前景仍面臨諸多變數,首先是各國如何應對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談判;其次是各國經濟受到的衝擊程度,導致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動向出現分歧;最後是投資人如何因應變局,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投資氛圍與資金動向。
羅瑋認為,目前可說是風雨前的寧靜,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延後90天,最後結果為何,目前仍不得而知。
除了川普關稅政策外,接下來也得留意地緣政治,像是俄烏戰爭、中東問題,甚至是南北韓,儘管目前地緣政治風險相較去年緩和,但下半年能否維持,甚至達成具體協議,仍是觀察重點。
另一方面,也需要留意投資人的心態轉變。過去兩、三年,美國經濟體質比其他國家強勁,聯準會緩慢的降息速度,讓美債殖利率偏高,AI投資風潮又帶動美股上漲,全世界的資金都集中在美元資產上。
隨著DeepSeek橫空出世,加速AI普及運用;歐洲各國決心自立自強並加大財政擴張,歐洲加速復興預期增溫,及川普政策引起市場對美國債務問題的擔憂,導致全球資金出現移轉,下半年要看投資人心態是否改變。
對於今年匯市及美債問題,羅瑋分析,對川普政府而言,各國政府必須對貿易順差增加做出適當回應,因此導致非美貨幣在這一段期間明顯反彈回升。至於美債危機,6月有6兆美元到期,其實無需過度緊張,順利借新還舊並不困難。
投資人更應關注,美國若在第3季通過提高舉債上限,財政部將大規模的加發公債,對金融市場可能造成較大的影響。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