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三峽重大車禍/20.5萬超高齡者持有駕照 專家:分級過於簡化

本文共1133字

聯合報 記者葉德正/新北即時報導

新北市三峽昨發生重大車禍,78歲余姓男子駕駛自小客車衝撞,造成3死12傷,死傷家屬向賴清德總統陳情,盼政府重視高齡駕車問題「超過70歲就別再開車了」。據統計,目前仍有20.5萬超高齡長者持有駕照,專家直言,從巨觀來看高齡者確實風險大,3年換照一次,事情往往發生這3年間,現行年齡分級過於簡化,年紀愈高生理機能退化速度更快,應針對年齡給予不同換照頻率。

交通部在2017年推動75歲高齡駕駛換照制度,交通部公路局統計,包含換照、自願繳回、註銷,約有80.5萬人,占比93.3%,約5.6萬人未辦理換照占比6.7%,不過當年新制上路未溯及既往,目前尚有20.5萬人超高齡長者持有駕照者。這次三峽高齡駕駛肇事,家屬急向賴總統陳情,再度凸顯高齡駕駛潛藏危機。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的林志學直言,長者每人身體劣化速度不一,難一言以蔽之,更有交通部官員因在報告高齡者事故改善措施時,被當時的行政院長認為是貼標籤拔官,但從巨觀來看,高齡者確實有其風險,交通統計上是事實。

「要依照年齡級距給予不同換照頻率」林志學說,日本也推行換照制度多年,但2019年4月東京東池袋發生87高齡駕駛衝撞年輕母女2死事件,長者在一定歲數後,身體機能退化速度急劇,往往事故發生時間,就在兩次換照中間,這次事故長者今年2月也才換過照,政府單位應該從醫療資料庫,分析國民身體變化,根據一定年齡,給予不同強度的換照頻率,才能在事發前,即時降低風險。

不過他坦言,現今換照制度給人「麻煩」的感覺,不一定要把長者當成「治安人口」般找回,或參與什麼嚴肅講座,可把退休者找回來泡茶聊天,在溫馨互動過程觀察長者的神情、動作也可以,「重點是要大家願意來」。

林志學說,高齡長者換照意願不高,大部分長者不一定生活在大都市,機車、汽車是他們外出重要工具,不是每個人都住在雙北出門都有車可搭,也許可推行長者適用的慢車,如法定的二輪電動輔助車,甚至是日本的三輪電動車,速度不快,已能滿足他們買菜等需求。

交通學者黃台生也說,目前國內對高齡者的定義太過簡化,將一定歲數長者都認為是高齡,但65-70、70-75、到75以上甚至80,每位長者的身理機能退化速度都不同,當然65-70可以容許繼續開車,但75以上就不要再開車了。

「機車情況最嚴重」黃台生說,這次汽車事故造成其他用路重大傷亡,但從統計來看,高齡者死傷最高還是機車駕駛。

他認為,用路習慣應從根本改變,除了高齡者竟量不要騎摩托車,若開車,應該宣導一旁要有家人或是陪同者適度給予提醒,才能有效避免悲劇再發生。

高齡者一定就代表危險?黃台生說,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高齡者事故除以整體事故比例當然會增加,但其實交通事故比例各年齡層差異不大,他仍認為應從個案來看,不該以偏該全貼標籤。

新北三峽重大事故釀3死12傷,有9人是三峽國中學生,被撞的機車扭曲變形,足見撞擊...
新北三峽重大事故釀3死12傷,有9人是三峽國中學生,被撞的機車扭曲變形,足見撞擊力道猛烈。記者蘇健忠/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技術人員轉管理職的四大陷阱:救火、被動、清高、技術崇拜
下一篇
大師論壇6月20日登場 皮薩里德斯開講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