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詐騙案件猖獗,是自己做出的決策?當心「注射式洗腦」,冷靜思考建立防禦思維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600字

經濟日報 時報出版

近期,台灣詐騙案件猖獗不已,警政署資料顯示,2025年4月的詐騙案件造成高達76億元的財損,當中假投資詐騙最為嚴重,僅單週就奪走11億元,成為詐騙之首。這些案件多數不以粗暴方式進行,而是透過話術、操控觀點等方式,讓人誤以為自己是「自主」做出決策,這正是《底層邏輯》書中所揭示的「注射式洗腦」現象。

書中指出,「注射式洗腦」的可怕在於,它讓人混淆了外來觀點與自身思考的界線。詐騙集團往往會以「為你好」的語氣,提出貌似理性的建議,例如:「你還把錢放銀行領那點利息?我們這邊投資報酬率至少10%。」這樣的敘述利用了人性中對安全與報酬的渴望,讓人在無察覺的情況下接受對方立場,誤將其觀點當作事實。更嚴重的是,當一個人站上「立場」之後,即便事後發現可疑,也因情緒與自尊綁架了判斷力,不願退回到冷靜思考的狀態。

在《底層邏輯》中,作者劉潤強調,認清「事實、觀點、立場與信仰」的差異,是現代人應具備的基本思維素養。事實是客觀存在,觀點是對事實的看法,而立場則往往與利益有關。若無法分辨這些邊界,人們很容易陷入認知混亂,甚至在資訊過載的時代,被特定敘事牽著走。防詐騙的第一步,不是學會每一種手法,而是培養思辨與抽絲剝繭的能力。

《底層邏輯》透過一個個貼近生活的例子,讓讀者理解在這個充滿複雜訊息的社會中,如何運用邏輯判斷守住心智防線。它不僅適用於理解財富、商業,更適用於自我防衛,幫助讀者在面對複雜資訊時,做出明智的判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2015年,時報出版邁入第40個年頭。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上一篇
阿湯哥等了44年!首座奧斯卡小金人入手 獲終生成就獎
下一篇
合庫金徐千婷:全球供應鏈「越野賽」 學會4321投資術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