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關稅風暴接踵而來,快看專家如何解析,抓穩投資、發掘獲利!現在訂閱,立即暢讀經濟 VIP 好文,還有黃金等你拿喔!


⭐不限方案訂閱送 7-11 100 元
⭐年訂有機會獨得黃金豆一錢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關稅風暴接踵而來,快看專家如何解析,抓穩投資、發掘獲利!現在訂閱,立即暢讀經濟 VIP 好文,還有黃金等你拿喔!


⭐不限方案訂閱送 7-11 100 元
⭐年訂有機會獨得黃金豆一錢


不再通知

少吃10種超加工食品 8個星期就能變瘦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共1621字

經濟日報 天下雜誌

編譯 樂羽嘉

日常生活中要完全避免超加工食品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這些食物與第二型糖尿病、肥胖等嚴重健康問題及加速生理老化有關,所以最好開始謹慎評估你跟超加工食品之間的關係,適度減少攝取,對達到更健康的體重也有幫助。

一篇新研究發現,使用很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幫助你在短短8個星期內避開超加工食品。

這項刊登於《肥胖科學與實踐》的研究,追蹤14位肥胖或過重的成年人,他們每天至少會吃兩種超加工食品。

研究者讓他們採用8星期的計畫,包括每個星期上課、安排個人化的飲食規劃。這些課程提供如何辨識超加工食品、為何超加工食品有害的資訊、對抗嘴饞問題的戰略,以及100美元的雜貨店儲值卡,希望幫助他們認出超加工食品並且少吃一些。

這項研究在開始和結束時,都讓參與者填寫飲食問卷。研究發現,參與者攝取的超加工食品減少將近一半,因此從這些食物攝取的卡路里減少了接近49%。

平均來說,這些參與者每天少吃了612大卡、37%的鈉、50%的糖。

體重方面,8個星期下來,他們平均瘦了7.7磅(約3.5公斤)。

這個計畫為什麼如此成功?

專家有幾個理論。喬治華盛頓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系教授楊湯尼(Tony Yang,音譯)比起只叫人家「吃健康點」,這種教育方法能提供結構性支持,讓民眾瞭解超加工食品主宰的食物環境。

楊認為,教育、個人化餐點規劃、經濟援助、處理嘴饞的建議加起來,獲得了卓越的成果。

「只要提供知識、實用的工具和支持,他們的飲食改變就可以持續得更長久。」

羅特格斯大學醫學院(Rutgers New Jersey Medical School)的營養專家、減重醫師金丹碧(Danbee Kim,音譯)說,超加工食品通常都很美味、熱量又高,使人難以抗拒。所以只要少吃,就可以減重。

超加工食品有哪些健康風險?

關於超加工食品的醫學報導已經很多。金醫師強調超加工食品與嚴肅的健康風險有關,包括:

‧心臟病與中風

‧第二型糖尿病

‧肥胖

‧大腸癌

‧失智

‧早死風險增加

橘岸醫學中心(Orange Coast Medical Center)減重醫學主任艾里(Mir Ali)表示,短期來說,你應該知道這些食物的生產過程並不營養,還含有較多的簡單碳水化合物和糖分,排擠更營養的食物,升高變肥胖的風險。

艾里說,「我們建議患者避開碳水化合物和糖,來幫助減重。」

有哪些比較常見的超加工食品?

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的超加工食品包括:

‧重組肉製品,如火腿、熱狗、雞塊、雞肉香腸、炸魚條

‧洋芋片

‧冷凍薯條

‧糖果

‧市售餅乾

‧汽水

‧精製穀物製成的餅乾,如蝴蝶餅、椒鹽脆餅

‧商業生產的麵包

‧加糖早餐穀片

‧烘焙預拌粉(如蛋糕粉、鬆餅粉)

吃多少超加工食品是安全的?

楊教授表示,目前並沒有經過科學實證的標準來界定安全攝取量,但一直都有研究顯示「限制攝取超加工食品對整體健康有益」,也就是說,愈少愈好。

金醫生建議把重心放在蔬菜、水果、堅果等原形食物上,而不是聚焦超加工食品。艾里醫師則建議試著把你的餐盤優先填滿蛋白質來源和蔬菜。

不過並非所有超加工食品都有害,例如沒有加糖的杏仁奶。艾里醫師指出,這雖然是超加工食品,但能很好地代替牛乳,讓乳糖不耐症的民眾攝取營養。

整體來說,楊醫師建議盡你的最大努力,去瞭解超加工食品的知識,限制攝取量。

楊醫師說,「合理的目標,是轉向以原形食物或最低限度加工食品為基礎的飲食,超加工食品則是偶爾可以放縱吃一些,而不是你的主食。」

「就像滑手機的時間和甜點一樣,節制是關鍵。」

(資料來源:AOL、Today)

延伸閱讀:

專訪AIT處長谷立言》川普會拋棄台灣?美國反對改變台海現狀,但台灣也要有貢獻

巴菲特預見大跌、滿手現金 分析師:「耐心不只是美德,是武器」

每月生活費不到2萬、不向子女拿錢 76歲獨居的她,卻活得比多數人精彩

不吃早餐會怎樣?營養專家解答

獨家軌跡圖》拆解中國「準戰爭行為」 4招蠶食海空網,為何我們無感又無力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幫助您掌握最前瞻的觀念與趨勢,與世界零距離,與台灣超連結。在混亂的世界中,給讀者一束最清晰冷靜的聲音。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愈有錢愈避開智慧宅?科技富豪們為何瘋住「笨蛋宅」
下一篇
獵殺式分工 你能守住家產嗎?房產詐團已進化成「黑色供應鏈」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