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36字
台中維新醫院院長、精神科醫師許景琦今獲邀在醫學講座分享,全球老齡化現象的加劇,認知障礙和失智症,已成為現代醫療與公共衛生領域的重要議題,並強調失智症早期診斷及介入策略中的關鍵意義及方式。
由財團法人葉靜修教育金會及台北市南欣扶輪社共同主辦的「南欣21世紀醫學講座」今登場,邀請去年底受邀赴法國國際心理健康及精神醫學會議專題演講的許景琦為講座開講。
許景琦分享他30多年的門診實際經驗,主講探討關於高齡社會中,正常認知、輕度認知障礙及失智症階段中的腦脊髓液生物標記比率與神經精神症狀量表的關係,也比較了東西方,不同種族間的差異,強調早期診斷及介入策略中的關鍵意義及方式。
許景琦說,腦脊髓液生物標記與其比率,以及神經精神症狀量表的對應比對,甚至接近直線。如何通過神經精神症狀量表來評估認知狀態及神經精神症狀,並與腦脊髓液中的生物標記比率分析,提高早期診斷的準確性,並為臨床醫師提供更精確的治療指導,改善患者生活品質,提升台灣醫療品質,創造健康幸福的社會環境。
許景琦利用美國國家阿爾茲海默氏聯絡中心的大數據資料,尤其是腦脊髓液生物標記比率及失智程度加以量化,而相連到人工智能應用方向,讓與會者對於失智症的早期發現和介入策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對運用現有科學研究成果臨床應用充滿信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