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776字
作者:古典
胖子吐出一口煙,道:「我總結一下,這兩個月來,你就是在以下幾種狀態中掙扎:遇到問題就第一個衝上去救火,大家反而習慣性後退。你累到吐血,組員卻毫無成長,下次問題發生還要繼續等著你來救。難得遇到沒問題的好日子,你已經你累得要死,正好偷空休息,根本談不上什麼團隊管理。結果專案進度自然拖延,別說多發獎金了,一切都按照規矩來,該發多少發多少。等到跨部門溝通時,你這點精力早就用完了,當對方部門提出需求,你就容易生氣,只覺得別人不懂自己的專業領域還指手畫腳,也沒空準備需跟上級彙報的內容,對不對?」
王鵬頻頻點頭,胖子這是在自己辦公室裝了監視器嗎?
胖子歪著腦袋,有些同情地說:「結局可想而知—你忙得要死,大家卻沒什麼成長,工作也沒做好,在上級面前還落埋怨。其實你的方向沒有錯,只是全部都走歪了。所以,你覺得自己根本不適合擔任管理職。」
說罷,胖子拿出一張餐巾紙,寫下四個詞彙後遞給王鵬:救火、被動、清高、技術崇拜。
雖然都不是這麼正面,但這幾個詞彙的確很精準,王鵬不得不服。
「首先說救火隊。這個問題點很淸晰,你越是主動解決難題,大家越是依賴你;而你越是覺得自己就能解決得好,就越對團隊不信任,大家也越不想主動出頭。長久下來,會形成惡性循環。你累死累活,大家原地踏步。很多厲害的人單幹一條龍,團戰一條蟲,把團隊越帶越爛,就是這個道理。」
「我理解了,但總是忍不住。一旦自己沒有解決問題,就好像失去了價値。每天坐在辦公桌前,不知道該做什麼。」王鵬說。
「這是技術人員的慣性。技術職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解決搞不定的難題,久了還會成癮。但轉向管理職後,則需要你增加一種技能—幫助別人獲取成果,獲得成就感。再說一次,不是轉變自己的成就感,而是新增一種成就感來源。」胖子說。
這就是強哥說的,要帶領大家一起成事。王鵬點點頭。和天藍喜歡鋼鐵人不一樣,他更喜歡看復仇者聯盟,一群人一起達成一件任務,感覺眞的很妙。他問道:「那我該怎麼找到自己帶隊作戰的成就感呢?」
「這要提到技術人員轉管理職常踩的第二個坑:甩手掌櫃,也叫被動管理。不過這也難怪,很多救火員這樣忙下來,的確沒額外精力再主動管理了。所以你回想一下,很多『有驚無險,力挽狂瀾』的情況,是不是都源自沒有『提前管理,預警危險』?」
的確如此,王鵬回想過去幾個月,自己猶如《水果忍者》的玩家,一旦問題跳出來,就漂亮地揮刀解決,卻很少思考這些水果是從哪掉下來的。比如,雖然有計劃,但他拆解得並不細,也沒有要求組員按時彙報進度,期間也很少抽查。等快到結案日時,才發現進度落後,只能加班自己追。
還有一次,團隊裡兩個同事吵架,自己懶得介入,放任他們自行解決。他知道,自己心裡其實是希望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但結果並沒有,最後其中一個人甚至憤然離職。包括向上級彙報也是,別的團隊提前找資料、做簡報,他更多靠臨場發揮,結果反而錯失團隊資源的爭取機會。
「企業管理中有一個著名的『1:10:100法則』。事前計畫、規避錯誤只需要耗費一的成本,事中改進就需要十倍的成本,而事後再修正,就需要百倍的成本。所以在前期階段就做好一的功夫,就算眞有問題也能及時止損,就不需要付出後面十和一百的代價了。你過去只能看到十和一百的顯性價値,卻看不到一的隱性價値。這也是你覺得沒成就感的原因。最好的管理不是有驚無險,而是無驚無險—NoSurprise。所以,這個掌櫃的角色,要從甩手掌櫃,轉變成動手掌櫃,要主動建立流程管理SOP,提前擬訂計畫……」
「這些我都做到了啊!我擬訂了計畫,也公平分配任務給每個組員,但有些人就是進度拖拖拉拉,成品品質馬虎,說了也沒用!」王鵬憤憤地說。
「人又不是機器,管理者不能指望人像電腦一樣,只要設定好參數,一按確認鍵,就能準確無誤地執行程式。」胖子從手邊拿出一張餐巾紙,畫出一個四邊形後,在格子裡依序寫上:計畫、組織、指揮和協調、控制,下面寫上:管理循環。
本文摘自高寶書版的《不上班咖啡館》
作者:古典
生涯規劃師、新精英生涯創始人、羅輯思維、「得到」APP、「超級個體」專欄作家。
2007年創辦新精英生涯,並在清華等各大學教學職業規劃課程。熱愛寫作,也做節目、公益活動,努力建構更大的生涯職業生態平臺,讓更多人和組織能在玩樂中開發自我興趣,收穫成長。
著有暢銷書《躍遷》、《拆掉思維裡的牆》,累積銷售已突破三百萬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