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486字
摘要1.這家公司是著名IT大廠,那時王鵬覺得,自己站在一條永不沉沒的大船甲板上,駛向星辰大海。但誰能想到,這幾年環境不景氣,就連「鐵達尼號」也有撞冰山的時候。
2.公司通知被裁員的同事時,沒有留給他們太多反應時間,內部信箱和帳號當場封鎖,並要求在四小時內收拾走人—這次要裁20%的人,到底會是誰呢?會不會就是自己?
3.裁員這件事在員工眼裡毫無徵兆,全憑天意,但在組織的眼裡,卻是有條不紊、路線清晰的流程。
4.首先被裁掉的是距離成果轉化比較遠的研發部門,再停掉不那麼賺錢的專案,然後是組織結構的調整。正在執行的諸多專案和區域按照「關、停、併、轉」的方式重新整合,這樣可以迅速擠掉一群中層管理者。
5.最後,是所有部門全面開始「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接著再從留存部門中估算出比例,先從專案上薪水比較高的老中層開刀,再清理收入相對高的資深工程師,砍到最後剩下有基本維護能力的初階人員為止。
6.即使是核心部門的經理們,也必須面對人員去留的選擇:員工會被按照「能力—忠誠度」矩陣評分,裁掉評分低的人。如果裁掉資深人員的成本太高,有的組織會給出更高的KPI,讓一部分人知難而退,可以省一筆資遣費。
7.最後的最後,還有一批難搞的,或與公司產生糾紛的員工。公司自有專業的律師團隊負責處理勞動糾紛,一次耗他個半年、一年,很多人也會舉手投降。
作者:古典
一走進辦公室,王鵬就發現今天氣氛不尋常。
往常熱鬧的辦公室突然變得靜悄悄的,顯得鍵盤的瘋狂敲打聲特別刺耳,彷彿拚命證明:「我有在做事!我有在做事!」
王鵬瞥了一眼平常總有人聚在那裡聊天的茶水間,居然一個人也沒有。
經理辦公室緊閉的門打開了,只見HR小跑到印表機旁拿取文件。雖然誰也看不見,但她還是下意識把文件反扣在胸前,又快步走入經理辦公室—這下就更確定了,這份檔案和這間辦公室的人有關。
王鵬所在的這家公司,是著名的IT大廠,在過去二十年的網路時代,一直都以演算法和工程師文化享譽業界,是所有工程師的頭號夢幻公司。王鵬就讀電腦相關科系,大三那年正好這家公司到校招生,他過五關、斬六將順利加入後,一時風光無限。
第一天去公司上班,王鵬就被三樓的員工餐廳震懾住了。這裡的水準比學餐高了不只一點,從廣州燉湯到美式三明治,各式菜色盡有,甚至還能點餐,餐點水準媲美高檔餐廳。重點是價格也不貴,員工證一刷就自動記帳,王鵬每每帶同學來吃飯都無比自豪。
那時候網路公司發展如日中天,資金充裕,公司在技術開發上花錢不手軟,工程師的地位自然也高。那時候的王鵬覺得,自己似乎站在一條永不沉沒的大船甲板上,駛向星辰大海。但誰能想到,這幾年環境不景氣,就連「鐵達尼號」也有撞冰山的時候。
打開電腦,平級同事們拉的「全無群」(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群)群組,訊息瘋狂地跳出。
「我靠,聽說公司開始裁人了!」
「眞的,我太太就是人力資源部的,他們已經開始通知人了!」
「我們這裡A專案和B專案都合併了,人已經裁了一半。」
「我的天!千萬可別叫到我。」
「昨天××部門直接全員裁撤,如果要拿資遣費,就是『被動離職』,以後找工作很麻煩的。」
「別傻了,錢能入袋為安才是正事。」
「我也怕怕……」
「功德+1」
「功德+1」
過了一會兒,門打開,HR快步走到一名同事的座位旁邊,「常娟,妳進來一下。」
「我嗎?」常娟是產品測試組的,她忐忑地站起來,走進經理辦公室。
十五分鐘以後,她推門出來,步伐遲緩地走回座位。大家趕忙圍上去問:「怎麼樣?發生了什麼事?」
常娟沒有理睬,眼睛直愣愣地發呆,似乎還沒反應過來。她愣了幾秒鐘,又把臉埋在臂彎裡,肩膀微微顫抖著哭了起來。
公司通知被裁員的同事時,沒有留給他們太多反應時間,內部信箱和帳號當場封鎖,並要求在四小時內收拾走人—這次要裁二十%的人,到底會是誰呢?會不會就是自己?
在這種恐怖時刻,王鵬腦中卻天馬行空,思維奔逸。他想起一場生物學教授的演化論講座: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斑馬向來是演化論的難題。牠們身上的黑白條紋,在非洲草原裡實在是太顯眼了。如果按照演化論推斷,動物身上根本不應該長出這樣的條紋。
但最後科學家給出了解釋:獅子和獵豹一般只會攻擊落單的動物,不會攻擊群體,而斑馬群體的黑白條紋會讓掠食者難以分辨目標,反而降低了被攻擊的風險。這個論點讓所有生物學家都鬆了一口氣。
王鵬把這觀點講給太太聽,還反而遭到調侃:「這是不是你們工程師都穿格子襯衫的原因啊?這樣全都混在一起,老闆就都不知道要裁誰了。」
現在,王鵬苦笑著看看自己的格子襯衫—在這群IT斑馬裡,獅子會先挑上誰呢?
王鵬是一個好奇心旺盛,熱愛一切稀奇古怪事物的人,有段時間他喜歡開車,就會在週末去修車廠無償打工,跟師傅學技術,把一輛車拆成零件,再重新裝起來。
後來,他又迷上了養魚,幾個月後,他的家渾然變成了熱帶魚樂園,自己調配海鹽、控制水溫,飼養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珊瑚,水裡還游著各種漂亮的熱帶魚。
當然,那是在他單身的時候。三十歲結婚生子後,他的這些興趣愛好收斂了很多。現在的王鵬微胖,留小平頭,戴黑框眼鏡,他的臉色發白,是常年面對螢幕,不見日光的原因,他的上身穿格子襯衫,下著則終年搭配牛仔褲和跑鞋,看起來和任何一個普通工程師沒什麼兩樣。
但若聊到感興趣的話題,沉默寡言的他突然就會被啟動,似乎點開了腦子裡的某個「連結」,手舞足蹈地講起某個專業領域的知識,眼神發光,樣子可愛。從此得了「博士」的外號。
裁員的順序是什麼?
他的朋友們常常會懷疑,王鵬的大腦也許不在他這個圓滾滾的腦袋裡,而是連在某個雲端硬碟之上。
裁員這件事在員工眼裡毫無徵兆,全憑天意,但在組織的眼裡,卻是有條不紊、路線淸晰的流程:首先會被裁掉的是距離成果轉化比較遠的研發部門,因為研發產品的週期長,不確定能活到出結果的一天;再停掉不那麼賺錢的專案,這樣可以大批裁掉可有可無的開發部門和產品經理,然後是組織結構的調整。正在執行的諸多專案和區域按照「關、停、併、轉」的方式重新整合,幾個專案併成一個區,幾個區又合併成一個大區,這樣可以迅速擠掉一群中層管理者。支撐部門的工作量會大大減少,從而能裁撤一批客服、行政……最後,只留下必要的業務和賺錢項目。
最後,是所有部門全面開始「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先放出風聲—降低出差旅費標準,尾牙和Team Building取消,影印紙雙面都要使用,再到無紙化辦公……實際上是省不了多少錢,但要的就是這個聲勢。
接著再從留存部門中估算出比例,先從專案上薪水比較高的老中層開刀,再淸理收入相對高的資深工程師,砍到最後剩下有基本維護能力的初階人員為止。
此刻,即使是核心部門裡的經理們,也必須面對人員去留的選擇:員工會被按照「能力—忠誠度」的矩陣評分,裁掉那些評分低的人。而對於資深人員,如果裁掉成本太高,有的組織會給出更高的KPI,讓一部分人知難而退,可以省一筆資遣費。
最後的最後,還有一批難搞的,或與公司產生糾紛的員工。公司自有專業的律師團隊負責處理勞動糾紛,一次耗他個半年、一年,很多人也會舉手投降。
組織像是一臺啟動自毀模式的機器,精準而高效地自我吞噬,往日那些飯桌之間的談笑,專案衝刺時的同甘共苦,此刻遙遠而陌生,像遠古神話。但此刻說裁就裁,裁了就給資遣費的公司,老實說,其實也算是間良心公司。
幸好,裁員名單上沒有王鵬。
下午經理召集開會,王鵬腦袋嗡嗡的,什麼都沒記住,只記得經理反覆說的幾句話,大概意思是:人少了,但業績一定要保持以往水準。大家一起做,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會議開了近兩個小時,回來時,常娟的座位已經空了,桌面空空蕩蕩,敞開的抽屜像咧著嘴笑的怪物。她留下來了一盆多肉植物,那是幾個月前大家送給她的生日禮物,不知道是忘記了,還是故意留下。
兔死狐悲,王鵬心裡也空落落的,似乎看到自己未來的樣子。他早就知道外面大環境不好,公司會裁員,也知道只要在公司裡待了三、五年,就能算資深員工了。但當裁員這把大刀眞的懸在自己頭上,那種不安感是如此強烈。
我在這裡還有前景發展嗎?如果離開公司,我還能去哪?
晚上,沒有人敢準時下班,一直等到九點多主管們都走了,大家才陸續準備離開。
就在這個時候,王鵬手機裡跳出一行訊息,是天藍傳給他的:「下班了,要不要去咖啡館坐坐?」
本文摘自高寶書版的《不上班咖啡館》
作者:古典
生涯規劃師、新精英生涯創始人、羅輯思維、「得到」APP、「超級個體」專欄作家。
2007年創辦新精英生涯,並在清華等各大學教學職業規劃課程。熱愛寫作,也做節目、公益活動,努力建構更大的生涯職業生態平臺,讓更多人和組織能在玩樂中開發自我興趣,收穫成長。
著有暢銷書《躍遷》、《拆掉思維裡的牆》,累積銷售已突破三百萬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