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54字
遠東紡織廠新竹縣新埔廠今天凌晨發生爆炸事件,導致2死19輕重傷,其中有生還者全身80%的2至3度燒燙傷。雅文皮膚科診所院長黃千耀說,三度燙傷治療後恐無法避免留下疤痕,還可能出現後遺症,比起民眾日常生活遇到的表淺性燒燙傷,病程長且康復時間久。
黃千耀說,較輕微的燒燙傷,像被家中的熱水、高溫廚具燙到,由於接觸時間不長、範圍較小,大部分造成疼痛,可能因此出現色素沉澱;較大面積、時間較長的燙傷,尤其是深2度或以上的燙傷,會導致皮膚紅腫、起水泡或皮膚表皮層與真皮表層剝落,露出皮下組織,人體恆溫功能因此降低,水份與纖維蛋白往傷口外滲出,出現失溫、脫水,電解質失衡或感染症等,有生命危險。
小範圍、程度淺的燙傷可經塗抹藥膏後好轉,若面積較大、程度較嚴重的燒燙傷,患者要經歷漫長的病程才能康復,其中深2度以上燒燙傷,一定會留下疤痕。黃千耀說,3度或以上的燒燙傷疤痕,帶來的不只是外觀上的變化,由於疤痕可能隨著時間攣縮,將影響身體不同部位的功能,若在關節處,可能導致行動不順暢;若為眼睛,恐影響視力;若是嘴巴,容易有咀嚼、閉合異常等後遺症。
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被傷燙傷,當下可能會慌亂地打119、等待救護車抵達或自行就醫。黃千耀說,此時是搶救傷口的黃金時期,建議謹記國中小教導的口訣「沖、脫、泡、蓋、送」。
沖:燒燙傷部位沖冷水15分鐘以上,這步驟非常重要,避免高溫持續深入身體組織,增加嚴重與不適。
脫:在水中脫掉或剪開覆蓋在傷口處的衣物
泡:送醫前要泡在冷水中
蓋:於傷口處覆蓋乾淨物品
送:隨後就醫
衛福部也提醒,若燒燙傷部位是眼睛、呼吸道等部位,或身體被強酸與強鹼灼傷,及受傷部位異常疼痛,有面積過大傷口時應立即就醫,勿於受傷處塗抹醬油、沙拉油、牙膏、消炎粉等物質,以防無法散熱,使傷口增加感染機會。
●燒燙傷嚴重程度分類:
一度:燒燙傷深度為表皮層,有紅腫,觸摸時有疼痛感;可自行塗抹藥膏,一周以內痊癒。
二度:燒燙傷深度為表皮層、真皮層,開始起水泡、紅腫,有疼痛及灼熱感;就醫後遵照醫囑治療,二至三周內痊癒。
深二度:燒燙傷深度為表皮層、真皮層,有水泡、紅腫,可能不感覺疼痛;就醫後有機率要植皮治療。
三度以上:燒燙傷深度為表皮層、真皮層,深及皮下組織,包括筋膜、肌肉,呈現焦黑色或蒼白色,疼痛感消失,就醫後仰賴植皮治療或截肢,有後遺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