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AI 大策略論壇周五登場 張晉瑞:企業六階段評估風險

資誠智能風險管理諮詢公司董事長張晉瑞(聯合報系資料照)
資誠智能風險管理諮詢公司董事長張晉瑞(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901字

經濟日報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

資誠智能風險管理諮詢公司董事長張晉瑞表示,PwC Taiwan 2024台灣企業領袖調查顯示,僅14%企業過去一年採用生成式AI,許多企業擔憂AI帶來風險。他建議,評估風險可從AI產品生命周期六階段著手,唯有擁抱風險、做好管理,才能掌握機會。

PwC Taiwan攜手經濟日報於13日舉辦「AI大策略大布局論壇」,張晉瑞將出席論壇並以「落實AI治理 智領風險創新猷」為題演講,分享AI風險布局,如何有效實踐AI治理。

張晉瑞強調,所有利害關係人都應共同合作,舉凡最上層的董事會/執行委員會,再到各功能單位、內部稽核,最終擴及使用端業務單位,都有其扮演角色,須各自發揮不同作用,才能達到有效AI治理實踐。

張晉瑞舉例,某醫療單位想透過生成式AI提供遠距醫療諮詢,收集多年患者資料、症狀、診斷和處方來訓練模型,此時數位長要確保資料準確且沒有過度偏差,法遵長要確定資料使用符合當地合規義務(如個資法),法務長則要注意與AI廠商簽約時,患者資料應與一般AI模型的公共環境隔離等,資安長則要注意對敏感資料提供足夠保護,內部稽核則設計稽核計畫評估系統和模型可靠性和性能。

多數企業領袖認為生成式AI將帶來革新,但企業使用比率仍偏低。張晉瑞推估,應與企業認知到AI將帶來風險有關,且多數不清楚如何掌控,在評估AI風險與機會時,應從AI產品生命周期著手。

張晉瑞指出,PwC將周期分為六大階段,第一是策略,也可稱為組織價值觀,發展AI應與公司策略、價值觀相符;第二是詳細設計與規劃AI需求;第三是生態圈,確認技術藍圖、尋找協同合作夥伴。

第四,進入開發階段,設計解決方案、提取數據、資料預處理與迭代建模等;第五是部署階段,對AI進行驗證和確認、及系統部署進行管控;第六,上線後思考營運支援與合規監督,符合法令要求及內外部評估。

張晉瑞說,從六階段搭配公司在AI應用上的角色(開發者、提供者、使用者等),在不同階段考量產品開發與服務提供可能面臨風險、機會評估,制定因應政策,建議企業可從設立AI風險與治理小組著手,並注意相關監管要求法案,及建構願意接受AI的組織文化,在既有風險管理機制下加入管理AI的元素,避免疊床架屋。

立即預約報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大執法!黃麟凱童軍繩「絞殺」前女友與母親 今晚槍決
下一篇
撥補台電經費恐被砍 經部:思考漲電價、舉債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