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65字
中央氣象署為提升南部外海地震預報能力,擬建置一條200公里的海纜,並設置3座偵測站,總經費27.6億元,預計可以提供地震預警時間14秒,海嘯預警應變時間為30分鐘。
此方案早年原本規劃,要建置800公里海纜,及6座海底偵測站。可以提供20秒的地震預警時間,及60分鐘的海嘯預警時間。後來因預算不足,八度招標均流標,氣象署乃於今年提出200公里的縮減方案。
氣象署的此一新方案,遭到一些專家質疑。首先質疑的是,前幾年,蘇貞昌擔任閣揆時,提出8600億元的前瞻計畫,目的就是要大力建設台灣。當時,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均相繼提出補助計畫,為何氣象署不提出補助呢?還是有提出被打回票?按理說,氣象署這項關係全島人民的身家性命,行政院豈有打回票的道理?
其次,由於新案茲事體大,不得不又讓人回想起,幾年前氣象署建置一條45公里的海纜,花費了4.5億元。但是建置完成後不久,就失去了功能。雖說當時氣象署歸因於被附近的漁船勾壞,然而因此導致的長期的故障,卻也暴露氣象署作為公務機關在維護預算編列及之後進行專業維修的採購作業限制。一旦,將來建置的200公里海纜,又如出一轍的故障失能,依然會面對相應之困境。
一位中華電信的海纜專家表示,目前的海纜除了可以偵測地震、海嘯之外,美國已有兼具電信互聯及偵測潛艇等水下大型載具的功能。尤其,處此兩案緊張局勢,中共海空軍頻頻騷擾台海,建置一條800公里的海纜,由屏東直達菲律賓呂宋島,一條第一島鏈的海底長城,這絕對是值政府重新考量的國防政策。
前幾天,氣象署因一件採購弊端,遭到台北地檢署指揮調查局,搜索氣象署5處所。值此敏感時刻,對於此次海纜招標案,據悉,為避免爭議,氣象署針對海䌫標案,已經要求相關單位,一定要重新審酌𢓭做周全處理,讓事緩則圓。
針對近日弊案,靜待檢調針對該事件,本於毋枉毋縱精神,查明真相後,讓絕大多數盡忠職守的氣象署同仁得以昭雪,士氣不受影響。
並由行政院以上位機關的視野及高度,多方徵詢意見,一併考慮電信及可能的國安應用。並委由對國際海纜維護有多年經驗的電信業者,建置單一平台但又兼具多目標功能之系統。在新任政府必須同時面對地方縣市要求的財務收支重新劃分,兩岸局勢導致的軍購付款高峰, 以及持續必要之交通及治水建設新投資等多重預算需求壓力下, 相信這是超越藍綠,對全民最具共同CP值的建設投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