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39字
第二屆森秋祭在千葉縣和心村圓滿落幕,再度呈現了台灣與日本間深刻的文化交流。策展人連珮如以「風流」為主題,巧妙地將這一概念融入秋日的盛宴中,旨在捕捉自然中最純粹的浪漫與詩意。漫步於金黃與赤紅交織的小徑間,參與者可以親身體驗季節的細膩變化,享受一場自在與隨性的文化之旅。連珮如帶領的台灣藝術團隊,及在日本策展人若狭薫的協力下與多位日本藝術家共同創造了一系列精彩的藝術活動,為參與者帶來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
首場「篝火晚會」在廣闊的廣場上點燃了壯觀的篝火,熊熊火光中,台灣漩指樂團的連珮如以琵琶的優雅旋律與盧欣民的水晶缽及貝斯的深沉音色結合,劉瑋菁的水晶缽人聲表演更添一抹神秘。此外,日本樂團Sharkiroma & izumi帶來了一場融合了阿拉伯、東方、東歐及愛爾蘭元素的多元音樂演出,宛如秋夜中的一盞明燈,為寒冷的夜晚帶來溫暖與感動。這場台日樂團的即興演奏,不僅為參與者提供了一場音樂的饗宴,也讓大家在歡歌笑語中享受營火旁的烤肉,共同為森秋季揭開了一個美好的序幕。
今年的森秋祭藝術節呈現了一場豐富多元的文化盛宴,匯聚了來自台灣與日本的頂尖藝術家。台灣視覺藝術家王妤璇展出了她擅長的花果筆觸作品,其精細的藝術手法讓每一朵花瓣都生動地跳躍於畫布之上。漆藝藝術家張齊方不僅展示了他的新作品,更帶來了一場特別的飄漆工作坊,讓參與者有機會親手製作獨一無二的漂染帆布包。
此外,日本藝術家們也展現了各自獨特的創作風格。動畫藝術家綵神光途的投影動畫作品,如夢似幻,引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敘事魔力的幻想世界。漫畫家柴田晴香以她可愛的筆觸精細刻畫了人物內心的豐富情感,每一格漫畫都是一個小小的情感宇宙。抽象畫家上原孝志則以大膽而生動的色彩挑戰觀眾的視覺感知,其作品充滿了動感與深度。浮世繪藝術家渡邊直仁則巧妙地將傳統浮世繪技巧與當代藝術元素結合,重新詮釋了這一古典藝術形式。這些藝術家的作品不僅豐富了本屆森秋祭的展覽內容,也通過藝術家間的直接交流與互動,成功地將森秋祭打造成為一個深度藝術文化交流的平台,促進了不同文化間的理解與欣賞。
文化的魅力往往源自於“味”,今年的森秋祭特別邀請了來自東京都葛飾區「柴田高木屋」的和菓子師傅石川幾生先生,他在現場為大家手作日本傳統的“烤糰子”,讓參與者親身體驗這種特有的日本美食文化。另外,今年森秋季更推出以王妤璇藝術家的作品主視覺,精心設計了一款特別版紀念酒。這款酒出自擁有超過兩百四十年歷史的小泉酒造,已多次獲獎。其口感輕甜而甘醇,宛如藝術文化的精粹,象徵著森秋祭對藝術與文化的尊重和熱愛。
隨著第二屆森秋祭的圓滿結束,這一盛事已成為展示台日藝術與文化交流的典範。策展人連珮如展望未來,希望森秋祭能夠擴展到更多日本的傳統場域,像是森林中的樹木一樣,深深扎根於土壤之中。這不僅是對當地文化的深入探索,也是對兩國文化交流的深化。連珮如期望森秋祭能夠在這些傳統場域中繼續生長和繁盛,如同枝繁葉茂的樹木,帶來豐富多彩的文化成果,為當代的文化藝術交流奠定堅實的基礎。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